江西田园综合体政策

2018-01-19 11:54:32 田园综合体政策

江西田园综合体

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现将《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017年12月24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行动计划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近年来,我省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仍然突出,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小生产与大市场等矛盾亟待破解。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强省建设,结合我省农业发展实际,特提出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稳粮、优供、增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生态、高产高效、特色精品”为目标,以“扩面积、优结构、提质量、创机制、增效益”为路径,加快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机械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为乡村振兴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依托我省绿色生态优势,引导和鼓励各地突出特色、错位竞争、差异发展,选择适宜功能区加快产业发展,推广立体种养、生态种养等新模式。在新建产业基地时,严禁破坏生态环境,严禁破坏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挖掘绿色生态财富,发挥绿色有机农业竞争优势。

——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资源禀赋和生产优势,科学确定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产业,进一步激发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品种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农产品档次和效益。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坚持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农业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化现代农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满足消费者对优质、高效、特色农产品消费需求。

——坚持区域推进。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整县制、整片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打造区域特色,形成区域优势,进一步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坚持提效增收。突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省市县三级联动,强化“三农”政策支持,建立健全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省现代农业实现跨越发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特色优势农产品比重明显提升,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不断增加,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显著提高,农业绿色生态效益初步彰显,基本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培育产值超1000亿元的产业6个(稻米、蔬菜、果业、畜牧业、水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超100亿元的产业3个(茶叶、中药材、油茶);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00家、超5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0家、超1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家;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农业信息化水平达到60%以上;实现新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00亿元左右,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工程。大力发展优质大米、富硒功能大米、有机大米等三大优势品种,重点建设“四个产业园”,即鄱阳湖优质大米产业园、抚吉优质大米产业园、富硒功能大米产业园、赣西有机大米产业园,逐步建立以品牌为引领、以品种为纽带、以加工企业为龙头、以种粮大户为基础、以技术服务为依托的优质大米产业发展新机制。重点打造以鄱阳县、万年县、余干县、都昌县、永修县、贵溪市、安义县等为重点的400万亩鄱阳湖优质大米产业基地,以吉水县、新干县、泰和县、崇仁县等为重点的200万亩抚吉优质大米产业基地,以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袁州区等为重点的300万亩富硒功能大米产业基地,以万载县、铜鼓县、宜丰县、莲花县、渝水区等为重点的100万亩赣西有机大米产业基地。到2020年,每个产业园大米加工能力达到百万吨以上、大米销售收入达到百亿元以上、落实订单面积1000万亩以上,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大米区域品牌4个,区域品牌大米市场占有率达到30%左右,全省稻米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

(二)实施蔬菜产业发展工程。重点发展南昌县、新建区、柴桑区、乐平市、高安市、丰城市、袁州区、渝水区、永丰县、吉州区、上饶县、广丰区、章贡区、赣县区、南康区、湘东区、贵溪市、临川区、安源区等城郊产区,安义县、永修县、青原区、芦溪县等供港产区,瑞金市、兴国县、于都县、宁都县、石城县、全南县、龙南县、信丰县、寻乌县等供沿海及“一带一路”产区,广昌县、万载县、瑞昌市、黎川县、铅山县、都昌县、莲花县、泰和县、新干县、峡江县、崇仁县等特色产区,鄱阳县、余干县、湖口县、瑞昌市、上栗县、都昌县、永修县、庐山市、德安县、濂溪区等水生产区。到2020年,全省新建设施蔬菜基地60万亩,蔬菜总播种面积达到13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播种面积达400万亩),产量达到2200万吨,蔬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三品一标”蔬菜产品认证数量增加30%,新增蔬菜储藏保鲜能力15万吨。

(三)实施果业发展工程。做大做强以“脐橙、蜜桔、甜柚”等柑橘为主的优势产区,加快发展早熟梨、猕猴桃、葡萄等特色产区,着力培育蓝莓、火龙果等新型特色水果示范基地,形成“一主多特”(即以柑橘为主,多种特色水果共同发展)的果业发展格局。主要形成安远县、信丰县、寻乌县、瑞金市、赣县区等脐橙产区,南丰县、南城县、广昌县、渝水区、寻乌县、永修县等蜜桔产区,吉水县、青原区、吉州区、吉安县、安福县、遂川县、万安县、泰和县、永新县、广丰区、上饶县、万年县等甜柚产区,遂川县等金桔产区,永修县、湖口县、金溪县、彭泽县、柴桑区、庐山市、莲花县、贵溪市、峡江县等早熟梨产区,奉新县、宜丰县、靖安县、安远县、寻乌县、武宁县、永修县、芦溪县、井冈山市等猕猴桃产区,新余仙女湖区、新余高新开发区、柴桑区、瑞昌市、湘东区、吉安县、新建区等葡萄产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安义县、柴桑区、永修县、安福县等蓝莓产区,南昌县、吉安县、武宁县、柴桑区、永修县、芦溪县、寻乌县、青原区等火龙果产区。到2020年,全省新建标准水果基地100万亩,新建高效设施特色水果基地10万亩,水果总面积达到800万亩(其中柑橘面积达到6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0万吨,水果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新增水果储藏保鲜能力15万吨,新增或提升水果良种繁育基地20个。

(四)实施茶产业发展工程。加快发展“生态、绿色、有机”茶叶,重点打造遂川县、井冈山市、永新县、万安县、泰和县、上犹县、崇义县、兴国县等狗牯脑茶产区,修水县、庐山市、瑞昌市、都昌县、濂溪区、柴桑区、铜鼓县等庐山云雾茶-宁红茶产区,婺源县、上饶县、玉山县、德兴市等婺源绿茶产区,浮梁县、乐平市等浮梁茶产区,以及资溪县、靖安县等白茶产区。到2020年,全省新建标准生态茶园100万亩,打造20万亩以上茶叶主产县4个,茶园面积达到260万亩,总产量达到12万吨,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50亿元。新增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茶叶龙头企业5家,在“四绿一红”基础上继续打造全国茶叶知名品牌1-2个。

(五)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工程。加快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重点发展樟树市、临川区、新干县、修水县、会昌县、南城县等以车前子、黄栀子、茱萸子、枳壳为主的“三子一壳”中药材产区,东乡区、峡江县、遂川县、德兴市、全南县等以杜仲、厚朴、黄柏等为主的特色中药材产区,横峰县、万载县、上高县、铜鼓县、贵溪市、余江县、龙南县、井冈山市、南城县等以葛、百合、铁皮石斛、芡实、黄精、青钱柳、山药、皇菊、莲子为主的药食同源中药材产区。到2020年,全省新建21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

(六)实施草地畜牧业发展工程。围绕宜春片、吉安片肉牛优势产区,重点建设高安市、泰和县、吉安县、丰城市、安福县、樟树市、渝水区、信丰县、瑞金市、永新县等10个肉牛养殖重点县(市、区);围绕赣西、赣西北和赣东北肉羊优势产区,重点建设修水县、上栗县、万载县、广丰区、湘东区、铜鼓县、樟树市、芦溪县、安福县、瑞昌市等10个肉羊养殖重点县(市、区);加大我省7个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和保种场建设,大力开发地方高端猪肉产品。到2020年,全省生猪出栏量达到3300万头,其中地方猪(含杂交猪)出栏30万头以上;生猪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800亿元,其中地方猪(含杂交猪)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到2020年,全省牛出栏量增加30万头、达到190万头,羊出栏量增加40万只、达到140万只,牛羊肉产量占肉类总产比重由58%提高到8%以上,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由18%、32%提高到25%、40%以上,草地畜牧业综合产值达到220亿元。

(七)实施水产业发展工程。巩固提升常规水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加快形成生态良好、生产发达、装备先进、产品优质、渔民富裕、渔区和谐的现代渔业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以鄱阳县、余干县、南昌县、万年县、都昌县、进贤县、柴桑区、永修县、彭泽县等为重点的虾蟹特色优势产区,以南丰县、弋阳县、余江县、黎川县、永修县、玉山县等为重点的龟鳖特色优势产区,以余江县、东乡区、鄱阳县、余干县、新建区、进贤县、新干县、信丰县、遂川县等为重点的鳅鳝特色优势产区,以彭泽县、都昌县、永修县、万载县、余江县、南丰县、新建区、广昌县、南城县、石城县、鄱阳县、余干县、莲花县、会昌县、于都县、吉水县、崇仁县等为重点的稻渔综合种养产区。到202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20万吨,渔业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300万亩。

(八)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壮大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和品牌企业,重点构建赣北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赣东北景观农业度假区、赣西绿色生态农业养生区、赣中乡村耕读文化探秘区、赣南客家民俗风情体验区等五大功能片区和环鄱阳湖滨水休闲农业游憩带。到2020年,全省创建田园综合体5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点)达到6000家,农家乐总数超过30000家,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

(九)实施油茶产业发展工程。加快低产林改造和病残果园树种调整,推进高产油茶林新造、低产林改造、品牌建设,重点打造袁州区、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渝水区、分宜县、湘东区、芦溪县、修水县、武宁县等赣西重点县(市、区),永丰县、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等赣中重点县(区),赣县区、信丰县、上犹县等赣南重点县(区),进贤县、瑞昌市、鄱阳县等赣北重点县(市、区),上饶县、玉山县、崇仁县、广昌县、贵溪市等赣东北重点县(市、区)。到2020年,全省新造高产油茶林100万亩,改造低产林30万亩,高产油茶林面积达到600万亩;对油茶产品品牌进行整合推介,打造3-5个全国知名茶油品牌;实现年产茶油40万吨,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在全省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以及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著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现代农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省农业厅,全面统筹协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各项工作。各地要成立相应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切实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省级层面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各市、县(区)要积极统筹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推进措施,整合资源要素,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上下联动的强大工作合力。

(二)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按照省市县共推共担的原则,到2020年,每年省级通过整合存量资金、新增专项资金,市、县(区)按省、市、县1∶05∶1的比例联动统筹财政支持资金,构建九大产业稳定投入机制。严格规范申报流程,实行竞争立项择优确定项目,实施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九大产业发展所需新增建设项目用地计划,在符合集约节约用地的前提下予以应保尽保,并对符合省重大项目用地管理规定的重点项目用地,优先列入省重大项目推进平台予以解决。支持创办农业频道,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宣传力度,传递江西农业好声音,营造农业结构调整良好社会氛围。

(三)创新金融服务。加快农业、林业等部门优质资产与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组建省级现代农业投资集团公司,积极引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九大产业发展。突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深入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建设,加快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抓紧研究出台支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政策和监管办法。推进“两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开展以大型农机具、运输工具、水域滩涂养殖权等为抵(质)押标的物的融资试点,扩大林权抵押贷款品种和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和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提升直接融资水平。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有资质的农民合作社授信,推广“合作社+农户”等信贷模式,确保涉农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鼓励保险机构围绕九大产业扩大保险规模、开发特色保险产品,稳步提升农业保险水平。

(四)推进改革创新。巩固提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果,推动确权成果在政策补贴、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等领域的运用。完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探索农产品全产业链流通模式。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覆盖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强化技术支撑。对标九大产业发展布局,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巩固提升水稻、生猪、茶叶、蔬菜、大宗淡水鱼、猕猴桃、柑橘、油菜、水禽、特色水产等十大产业技术体系,围绕中药材、特色水果、肉牛、肉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油茶等产业新建10个产业技术体系。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加速成果转化,打造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省市县贯通的产业技术格局,全面提高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六)强化考核评价。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强化全过程管理,突出农业产业结构、产业融合发展、物质技术装备、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等指标,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并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范围。加强督查指导,建立健全定期调度和通报工作机制,切实推动各项目标任务有效落实。

附件:1、江西省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2、江西省蔬菜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3、江西省水果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4、江西省茶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5、江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6、江西省草地畜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7、江西省水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8、江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9、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田园综合体政策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