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关于加强农地统筹建设美丽田园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3-05-10 12:00:05 现代农业政策

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立足我市“双万”新起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地统筹和适度规模经营,建设一批美丽田园,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都市现代农业,一手带动乡村振兴,一手牵起城市繁荣,肩负着富裕农民、服务城市的重任,既能有力保障农产品供应,又可为市民提供农旅休闲好去处。要高标准、高起点,以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智能化为重要手段,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力推动东莞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不断稳定我市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争取到2025年,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实现农田环境美、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全市建成不少于3万亩美丽田园,农田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满足市民对绿水青山田园生活的向往。

二、加强耕地保护利用

1. 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实施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管理,确保补充的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产能不降。开展撂荒地整治,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巩固复耕成果,提高土地使用率。

2. 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耕地质量整治提升行动。综合采取平整土地、水肥利用、土壤调理等土地整治措施及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耕地培肥措施,不断改善耕地土壤条件,提升耕地产能。探索合理耕作制度,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加强后续培肥,防止地力下降。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开展耕地质量评价。

3. 统筹做好耕地的规划利用。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统筹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耕地保护集聚区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编制农业发展空间规划,科学谋划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为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基础。要将都市现代农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我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进行谋划。在开展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国土空间及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等“三区三线”划定时,要充分考虑全市农业生产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用地需要,在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集聚区周围合理配套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满足农业产业园、农业公园、农业休闲观光基地等项目发展的用地需要。

三、推进农地统筹经营

4. 鼓励农地有序连片流转。进一步健全优化激励机制,完善政府鼓励、财政奖补、集体推动、企业参与、农民主体、依法有偿的农地流转新机制,推动全市农地连片流转、适度规模、集约经营,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破解我市农业生产存在的“小、散、乱”问题。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统筹集体土地或托管农户承包地,引入有实力的新型经营主体或成立镇、村农业公司进行生产经营。保证农地农用,统筹流转的农地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5. 规范农地流转和合同管理。要严格按照程序规范土地流转,不能依靠行政手段强行流转农民土地,保障农民承包经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市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作用,及时发布农地流转交易公告,细化流转地块信息,明确经营范围和使用要求,提高农地流转的效率和透明度。加强合同管理,制订全市统一的农地流转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将美丽田园建设有关要求融入合同条款,明确土地经营主体不得将承包土地进行二次分包;明确生产经营者有加强农田环境管理的义务,不得出现窝棚和乱堆乱倒、乱搭乱建等现象,确保农田环境干净整洁。

6. 鼓励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各镇街要积极搭建农业招商平台,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好、发展前景优的都市现代农业项目,支持引导分散的农地加快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对连片规模经营面积达500亩以上且统筹经营的农地符合美丽田园标准的实际经营主体,市财政给予奖励。

四、开展美丽田园建设

7. 提升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农田路网、渠网、电网等设施建设,加强农田道路、水利等设施配套,鼓励应用节水灌溉和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实现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按照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要求,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省下达的2021﹣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统筹推进已建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提升。

8. 开展农田环境卫生整治。完善农田周边环卫设施和农业投入品包装物收集点,清理田间地头和周边道路、水体的各类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及秸秆、农膜、农业投入品包装物等农业废弃物。清理农田上违规建设设施、建筑和乱拉乱搭线杆,持续推进田间窝棚整治。规范农田工具房管理,明确农田工具房不得用于人员居住。将农田生产经营者保洁责任纳入村规民约,引导农田生产经营者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废弃物实施资源化利用,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突出生态保护和修复,抓好红火蚁、福寿螺等有害生物防治,提高农田周边绿化覆盖率,打造绿美田园。

9. 建设一批美丽田园示范区。市、镇、村三级联动,积极推进美丽田园建设。2023年在全市试点开展美丽田园建设,先行建设一批美丽田园示范区。各有农田的镇街(园区)、村(社区)也要认真谋划,加快开展美丽田园试点建设,逐步解决农田脏、乱、散问题。经市验收认定的美丽田园示范区要满足“五个有”的基本标准,即有稳定的农业产业,不得存在“非农化”或撂荒情况;有适度的规模经营,由1个或多个50亩以上的统一主体进行规模经营,不得二次分租;有较好的农田基础设施,实现“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宜机耕”;有干净的田园环境,无田间窝棚和乱搭乱建现象,环境干净整洁;有长效的管理制度,落实常态化管理措施。

五、引进和壮大农业经营主体

10. 建设农业重大发展平台。以打造一批稳定的“米袋子”、“菜篮子”基地为重点,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公园、农业田园综合体等作为重要载体,谋划建设一批都市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各镇街要充分用好用足省、市相关扶持补助政策,积极将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集聚区的农地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对镇街规划建设连片面积在100亩至300亩的农业园,镇街可参照市的做法自行制定奖补办法,并向市推荐申报,市财政对经市级部门评定的镇补农业园,按一定比例选取具有标杆作用的予以奖励。

11. 发展壮大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加大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力度,落实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奖补、家庭农场奖补、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等政策。农业比重较大的镇村要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本地的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发展,优先支持相关服务组织承担我市水稻、荔枝等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将联农带农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带动更多农民融入都市现代农业。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教育培训,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对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农民,重点加强产业发展方向、高新技术装备应用等培训;对农业企业骨干、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等增加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专业知识培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

12. 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调整优化粮食生产布局,探索推动镇村种粮面积任务与当地耕地面积相匹配。层层分解下达粮食生产年度目标任务,努力增加水稻播种面积,大力挖掘发展旱粮、大豆、油料和冬种粮食生产潜力。各镇街都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升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完成市下达的生产任务。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镇村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落实各级种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开展粮食高产示范创建,按照“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综合配套的技术要求,打造一批高产高效示范区,把小面积试验攻关产量转化成为大田产量,示范带动全市粮食平衡增产。

13. 切实稳定蔬菜生产面积。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与“菜篮子”基地建设衔接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非农建设占用菜地的相关管控要求,切实保障蔬菜种植空间。以各镇街现有常年菜地面积为基数,合理确定常年菜地面积最低保有量。实行蔬菜生产月报制度,强化市场价格监测分析,适时引导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增加应季、应急蔬菜品种,扩大生育周期较短的品种规模。充分挖掘生产潜力,鼓励镇街充分利用征而未用土地、冬闲田等种植蔬菜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千方百计提高本地蔬菜产能。

14. 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树立大食物观,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重点,结合东莞实际优化提升荔枝、香蕉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充分发掘乡村休闲产业的文化体验、文创教育、健康养生等功能,推动农业休闲产业向深度发力、朝广度拓展。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通过建设农业产业园及农业公园、特色连片种植、创作“稻田画”等方式打造休闲观光网红打卡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构建特色休闲农业长廊。

七、加大科技和设施装备支撑力度

15.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实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工程,聚焦绿色低碳种养、智慧农机装备、数字农业、农产品加工增值等,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围绕水稻、荔枝、蔬菜和花卉等主导产业,跨单位、跨部门、跨行业统筹组建技术创新团队,促进研发、推广和应用有机融合,实现全要素集聚、全过程服务。培育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探索将农技推广服务植入经营性组织,为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程化、精准化和个性化农业科技服务。强化示范带动,扶持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覆盖面。继续实施农技服务轻骑兵行动,完善以典型示范为主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市镇两级农技推广和农业科研单位、农村乡土专家、种养能手等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16. 推进农业“三品一标”建设。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示范推广一批优良品种及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创建一批农业“三品一标”基地。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支持和引导各镇街、社区和农业企业(合作社)强化农产品的精品意识、名牌意识,大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种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品、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发展“莞品”农业特色品牌经济。完善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和“粤字号”产品,不断提升“莞”字号农产品的竞争力。

17. 积极发展高质高效设施。推广应用农业新设施、新装备,加快发展设施蔬菜、设施花卉及食用菌生产等,示范引领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加快发展,努力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加快出台我市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措施,积极统筹挖掘可利用开发的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塑料大棚、温室大棚、喷滴灌等设施,加快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修订完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实施办法,以“先建后补”方式,落实财政补助,鼓励引导发展高质高效设施农业,示范推进农业工厂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八、强化组织保障措施

18. 强化组织领导。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工作协调作用,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工作顺利开展。各镇街要把加强农地统筹、建设美丽田园、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落实责任,明确分工,确保按要求推进落实。

19. 强化责任考核。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对相关部门和镇街领导班子履行粮食安全工作职责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将蔬菜生产保供目标任务列入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进一步细化分解到镇街(园区)。将加强农地统筹、建设美丽田园、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工作纳入年度镇街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观考核和市乡村振兴考核内容,由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农办)牵头对各镇街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20. 强化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政府专项债、社会资本等方式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集中力量支持农地统筹规模经营、美丽田园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等重点工作。鼓励各镇村、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美丽田园示范区建设。各镇街要结合本地实际,相应出台激励扶持政策,落实美丽田园和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建设资金。

21. 强化宣传引导。各镇街、村(社区)和有关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典型剖析,努力打造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范例和样板。要做好政策宣讲,切实让生产经营主体和市民群众深入了解推进农地统筹、建设美丽田园、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有关政策,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主动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来源: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现代农业政策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