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2022-09-22 14:40:28 现代农业政策

1

2015年1月、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高原特色农业”。2015年以来,全州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努力提升高原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重要支撑。为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州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以更精准的措施加快推动我州农业现代化,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三条底线,树立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按照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思路,聚焦粮食、茶叶、花卉、蔬菜(含食用菌)、水果、坚果(核桃、澳洲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生猪、乡村旅游、蔗糖、天然橡胶等重点产业,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发展目标

到2024年,重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530亿元增加到805亿元(按年增速15%核算);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显著提升,力争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8:1以上。

1. 粮食产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巩固提升粮食产销平衡能力,按照“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的思路,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稳定提升水稻、玉米等主粮供应能力,持续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积极发展小糯玉米特色粮食作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到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128万亩、49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6亿元。

2. 茶叶产业。坚持绿色有机发展方向,严格保护、科学利用古茶树资源,进一步强化名山茶市场监管,持续改造提升茶叶初制所,不断扩大云茶市场影响力。到2024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143万亩、6万吨左右,保持有机认证茶园面积全省第5位,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246亿元增加到420亿元,居全省领先地位。

3. 花卉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低端简易花卉大棚,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模式,全面打造西双版纳特色的高品质花卉。到2024年,全州鲜切花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鲜切花产量、花卉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0.3亿枝、9亿元分别增加到0.5亿枝、14亿元。

4. 蔬菜(含食用菌)产业。加快推进喷滴灌设施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绿色化、有机化生产,持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着力提高小包装蔬菜比重,建设成为全省冬季蔬菜的“菜篮子”供应基地。加强野生菌种质资源保护,推动栽培菌园区化发展,拓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利用。到2024年,全州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7万亩左右,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51万吨、58亿元分别增加到78万吨、88亿元。

5. 水果产业。以柚子、火龙果等热果为重点,着力推进标准化种植,大力推广现代设施栽培模式,建立健全分级分拣标准体系,积极培育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全省中高端水果一流产区。到2024年,全州水果种植面积稳定在64万亩左右,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89万吨、83亿元分别增加到100万吨、95亿元。

6. 坚果(核桃、澳洲坚果)产业。加快推进种植基地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初加工标准化水平,积极推进坚果休闲食品和乳、蛋白等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实现产业从“小”到“大”到“强”转变。到2024年,全州坚果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左右,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1万吨、3亿元分别增加到2万吨、5亿元。

7. 咖啡产业。聚焦精品咖啡率和咖啡精深加工率“双提升”,全力推广良种良法,着力推进咖啡鲜果集中处理,大力开发多元化终端产品,积极建设精品咖啡庄园,加快扭转我州咖啡产业长期处于“原料供应商”的被动局面,建设成为全省精品咖啡产区之一。到2024年,全州咖啡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左右,精品咖啡率、咖啡精深加工率由2021年的0%、0%分别提高到2%、2%,咖啡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1万吨、10亿元分别增加到2万吨、15亿元。

8. 中药材产业。围绕石斛、砂仁等西双版纳州优势特色中药材,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着力提升产地初加工能力,加快中药饮片和药食同源产品等开发,建设成为全省“傣药”“南药”重要生产基地。到2024年,全州中药材面积稳定在28万亩左右,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1万吨、29亿元分别增加到2万吨、44亿元。

9. 肉牛产业。加快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推进良种繁育推广能力提升、基础母牛扩群增量、标准化规模养殖。到2024年,全州牛出栏数、肉产量、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3万头、0.4万吨、11亿元分别增加到5万头、0.6万吨、17亿元。

10. 生猪产业。着力提升良种繁育能力,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提升屠宰加工能力,积极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品牌经营”的现代化加工流通体系。到2024年,全州生猪出栏数和肉产量分别稳定在49万头、4万吨左右,全产业链产值由2021年的37亿元增加到57亿元。

11. 乡村旅游产业。大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与乡村休闲旅游深度融合,积极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提高综合效益。到2024年,乡村旅游品牌地住宿力争达到1000家,餐饮力争达到2000家。

12. 蔗糖产业。大力推进良种良法推广、全程机械化、副产品综合利用,稳步推进蔗糖全产业链发展。到2024年,全州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蔗糖产量稳定在14万吨。

13. 天然橡胶产业。坚持稳面积、稳产量、提品质,稳步推进胶园更新改造、生态胶园和特种胶园建设、采胶和加工工艺技术创新应用,巩固全国天然橡胶资源安全供给主力军地位。到2024年,全州天然橡胶种植面积、产量分别稳定在450万亩、30万吨以上,加工总产值由2021年的95亿元增加到143亿元。

二、重点工程

(一)紧扣绿色高效,做优一产

1. 良田沃土强基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坝区耕地,着力提升山区半山区耕地(园地)质量。到2024年,全州新建高标准农田13.2万亩、提质改造21.32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占全州耕地面积比例提高7个百分点、达到65%以上;农田有效灌溉率提高0.005个百分点、达到0.497以上;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5.5。

2. 绿色发展引领工程。以澜沧江流域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建设西双版纳州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全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推进粪肥还田、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措施,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进农业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推进咖啡绿色高效栽培,改造提升0.3万亩精品咖啡示范基地。建设0.26万亩药食同源中药材绿色生产基地。到2024年,新增绿色有机认证茶园面积9万亩、绿色有机认证果园面积0.9万亩、有机认证澳洲坚果面积0.6万亩;标准化中药材基地面积达到3.1万亩;累计新增优质饲草种植3000亩;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有效认证数量达到135个以上,稳居全省前列。

3. 设施农业提升工程。加快水肥一体化、喷滴灌等现代设施农业推广应用,大力推广中小型高效适用机械装备,提升茶叶、蔬菜、水果等产业高端设施装备水平。在勐海县开展3.3万亩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建设0.3万亩青贮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0.15万亩花卉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生产基地。改造提升中高端设施蔬菜基地0.3万亩。建设0.3万亩小浆果绿色高效设施栽培基地。新建3个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库、监督管理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数字农业”场景应用,形成高原特色农业“一张图”。

4. 农业生物安全工程。健全完善边境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体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筑牢国家西南生物安全屏障。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建设重点区域监测点,开展高效安全防除技术推广应用。加强草地贪夜蛾、红火蚁等植物病虫害防控。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布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实施常态化防治。到2024年,累计新建2个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

(二)紧扣加工增值,做强二产

5. 产地初加工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分类分级,提高商品化处理水平。改造提升340个以上茶叶初制所,力争实现全州茶叶初制所全部规范达标。推进天然橡胶初加工设备升级和工艺技改,扩大轮胎专用胶、浓缩胶乳和高性能特种橡胶产品生产。大力推进小包装净菜加工。在柑橘、火龙果等果种主要产区新建中高端果品分选线2条,力争全州水果初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以上。建设坚果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示范生产线3条。改造提升1个标准化咖啡鲜果处理中心。推进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提高优势特色“傣药”“南药”加工能力。推进畜产品分级分割、生鲜速冻,提升集中屠宰规范化水平。

6. 精深加工延链工程。围绕重点产业布局,统筹发展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到2024年,新建或改造提升1条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推进药食同源产品精深加工,累计新建中药饮片、颗粒等产品生产线1条。

(三)紧扣融合发展,做大三产

7. 市场拓展畅通工程。建设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产销衔接、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供应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设线上直销店,通过电商等方式积极帮助企业销售产品,规范发展直播销售等新业态。建设西双版纳州“菜篮子”基地,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和交易市场建设。到2024年,全州累计新建或改造1个特色大宗农产品市场,新建仓储保鲜设施45座。

8. 农业品牌建设工程。积极进去企业参加名品名企参选等活动,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推介,着力培育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快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到2024年,培育保护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9. 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主动适应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旅游消费新趋势、新需求,大力开展“云南人游西双版纳”活动,以城市周边、旅游环线的特色乡村为重点,积极推进城市“周边游”“周末游”,满足城市人群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生活需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围绕农村田园景观、特色村落、少数民族文化、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等素材,用好茶叶、花卉、水果、水稻等景观性产业资源,突出特色化、差异化,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赏、食、享”融合的多产品开发,拓展功能、丰富业态、创新场景。到2024年,打造西双版纳茶文旅精品线路,支持景洪市培育2个精品咖啡庄园;争取3年认定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累计认定1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建成最美乡愁旅游地9个、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10. 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区为引擎、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州、县(市)、乡(镇)三级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抓好1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工作,在全州范围内推进“一县一业”建设。到2024年,累计新建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25个产业基地,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带。

(四)实施倍增计划,育强主体

11. 农业市场主体倍增培育工程。加快构建以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为引领、中型行业先进企业为主体、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的发展格局。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定政策预期,聚焦全产业链,加快培育引进一批十亿级、亿级销售收入的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支持成长性好的中小微农业企业加快发展,加强小而特、特而精、精而强的本土特色企业扶持培育。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争创国家、省、州、县级示范社。到2024年,全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由2021年的1家增加到3家左右;县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由10家增加到16家左右;农业企业由2331户增加到3574户以上,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121家户增加到184家户左右。

(五)注重科技创新,促进动能转换

12. 实施种业振兴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积极推进建设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区域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配合省厅摸清资源底数,制定省级特色作物种子和畜禽良种繁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13. 技术创新集成推广工程。健全州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联合优势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重点围绕普洱茶精深加工、天然橡胶抗逆品种改良和良种培育技术创新、精品咖啡种植加工、中药材良种选育示范和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家畜高效养殖等特色饲草资源化,集成一批新技术新模式、推广一批示范典型。到2024年,全州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

(六)扩大开放合作,增强发展活力

14. 深度融入RCEP工程。充分发挥云南RCEP市场前沿优势,合理布局产业链。重点支持发展茶叶、蔬菜、水果等跨境电商产业。深化与RCEP国家农业领域合作,配合推动磨憨铁路口岸水果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落实边民互市贸易进口来源地清单,丰富边民互市农产品种类,扩大边境贸易规模。

15. 跨境农业合作工程。在中老铁路沿线重点园区、物流枢纽和货运站点,加快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开通“中国—中南半岛”冷链班列。支持建设农产品保税物流园区和海外仓。在磨憨—磨丁(那堆)中老铁路沿线重点区域,建立现代农业合作园区。支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境外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老挝丰沙里省替代产业综合示范项目、中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到2024年,全州新增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1.6万亩以上,与周边国家农业合作面积达370万亩以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将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纳入州委、州政府“三农”工作季度调度重要内容,建立州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方资源和力量,分产业组建工作专班和专家组。各县(市)、乡(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分类精准施策。各级党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定期研究调度,亲自推动重要政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二)完善政策支撑。对已经出台的政策,一以贯之抓好贯彻落实;对需要完善和新出台的政策,由州农业农村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紧盯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瓶颈制约,抓紧研究制定。稳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州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引导鼓励组建相关重点产业基金。建立州级重点项目动态储备库,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加强政银企合作,在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和符合发行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予以支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积极开展中央和省级、州级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鼓励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开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推广运用“一部手机云企贷”、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金融产品。脱贫县要用好有关政策,确保涉农整合资金尽可能用于支持产业发展。

(三)优化用地保障。加强和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在每年至少种植一季粮食作物且符合耕地认定标准的前提下,可以采取粮食与非粮食作物间作、轮作、套种的方式利用永久基本农田。一般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且不造成耕地地类改变的前提下可以适度种植其他农作物,发展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积极支持在可以垦造耕地的荒山荒坡发展林果业。

(四)加强考核督促。州委农办、州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密切协同配合,加大督促指导力度。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以县(市)为单位,定期通报重大政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情况。

来源: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现代农业政策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