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六枝特区2021年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工作打算

2021-03-02 12:00:55 现代农业政策

4

现就2020年全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做简要回顾,并就2021年农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重点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情况

2020年预计完成一产增加值42.33亿元,增速6.5%,畜牧业增加值占比达27.5%;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2元,增速10%。全区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茶叶投产面积10.71万亩;蔬菜打造农村“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工程高标准示范点36个,建成河谷坝区喜温蔬菜基地和高山坡地喜凉蔬菜基地2.8万亩,全区蔬菜种植面积完成27.2万亩次;食用菌建成28个基地674个大棚,种植面积达2688万棒(亩);猕猴桃重点推进SPV项目,新增种植面积0.82万亩;中药材新增种植面积1.18万亩;水果新增百香果、沃柑种植面积0.32万亩;刺梨新增种植面积4.64万亩;出栏生猪28.91万头、牛3.36万头、羊3.97万只、家禽336.2万羽,养殖虾(蟹)0.352万亩。全区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64家,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780家。认证绿色食品17个,有机食品5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1个。创建省“十百千”乡村振兴示范点21个。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的标准化程度低。零碎地、坡耕地、贫瘠地上发展的产业管护成本高,难以达到标准化发展,单品优势规模效益不明显,加工能力弱,目前大多是初级加工产品。

二是品牌效应不强。目前取得的品牌没有有效发挥扩大效应,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区内大多产品品牌小而杂散,零碎资源未有效整合,市场流通带动不强。

三是龙头带动不强。单打独斗现象突出,抱团合力发展不足,没有形成产业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尤其缺泛流通型龙头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明确目标。2021年,围绕绿色生态,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依托退耕还林政策,调整种植农业产业5.13万亩。(茶叶0.03万亩、蔬菜3万亩、食用菌0.3万亩、中药材1.5万亩、猕猴桃0.1万亩、水果0.2万亩)。2021年全力提高农村经济收入指标,2021年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速达10%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速6.5%以上,一产增加值增速6.5%以上,畜牧业产值占比达30%以上。

(二)具体措施

一是扩大畜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生猪依托大北农集团全产业链项目打造育肥猪基地,扩大二表哥跑山猪养殖基地,依托“凉都跑山猪”特色品牌,二表哥公司和大北农公司分别建年出栏1万头育肥场2个以上,其他养殖场采取代养加养殖小区模式,由公司提供猪苗合作,带动全区生猪出栏达30万头以上。肉牛重点加快推进肉牛政银企SPV全产业链项目,建设肉牛养殖小区,带动全区出栏达3万头以上。特色水产重点强化现有的虾、蟹、鱼养殖项目管理,配强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扩大特色水产养殖面积达5000亩以上。

二是推进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十大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围绕十大产业做强规模、提升标准、创建品牌,推动十大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重点抓好产业提质增效工程,高质量做实产业前端,高标准管控产业中端,高质量提升产品后端,从标准打造、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市场瞄准方面下功夫。茶叶加强老茶园改造提升,以逐步调整种植品种、提高管护水平、提升产品质量为主,引导企业改变现有基地经营模式,改造升级一批茶叶加工设备,同步生产高端茶和大众茶,保障茶叶稳定投产面积10万亩以上。蔬菜紧盯“三大工程”建设,重点提升已建成的农村“千家万户小康菜园”示范点质量。高质量发展河谷坝区喜温蔬菜基地和高山坡地喜凉蔬菜基地面积3万亩以上,建设常年商品蔬菜基地1万亩,发展一批特色蔬菜优势单品,辣椒分片集中标准化发展1万亩以上,生姜重点集中连片发展1万亩以上,魔芋集中发展0.5万亩以上。食用菌力争28个食用菌基地674个大棚达到满棚生产,发展食用菌达3000万棒(亩)以上,扩大林下菌种植面积1000亩,并加大菌棒生产量和提升菌棒质量。猕猴桃重点推进SPV项目1万亩目标全面建成,建设一批防风林和防护网,加强基地精细化生产管理,提升改造阿志河猕猴桃基地0.17万亩。中药材以黄精、花椒、折耳根等食药两用药材为主,建成一批标准化药材基地,通过“林药套种”“果药套种”“药药套种”等模式,新发展中药材0.2万亩以上。刺梨重点推进刺梨基地提质增效工程,打造1-2个标准化示范基地,推进刺梨加工厂充分发挥加工效能。水果重点加强现有基地的提质管护,加快推进大樱桃示范基地、牂牁精品水果基地建设。

三是稳定粮食安全生产。按照“满栽满播、良种良法、增产增效”要求,抓好粮油扩能增产,着力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保障水田、坝区耕地种植面积,增加复种指数,提升粮食单产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耕作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质水稻稳定在11万亩,依托合作社大力发展优质红米1万亩以上;优质杂交油菜播面达16万亩以上;优质小麦种植达8万亩以上;马铃薯种植达20万亩以上;高梁依托国台集团公司发展订单生产5万亩以上;特色杂粮依托豆制品加工产能净种或套种大豆2.5万亩以上。

四是加强经营主体培育。积极组织申报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培育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个、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2个。力争培育1个省市级流通型龙头企业,培育1个国家级龙头企业。大力加强品牌创建,不断扩大“二品一标”认证面,加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整合区内茶叶子品牌,打造1个区域公共品牌;着力打造“凉都跑山猪”品牌,充分发挥岩脚面、郎岱酱、牛场辣椒、毛坡大蒜、有机红米等绿色、有机、地标产品品牌效应。引导平台公司在城区中心地段建设一个农产品体验中心(展销展示中心)。

五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加大清产核资工作力度,盘活用好集体经营性资产,以管好用好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为重点,发展股份合作组织、经济联合体,扶持合作组织发展实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18个乡(镇、街道)至少培育1家年利润50万元以上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培育1家农机社会化服务合作社。

六是推进加工设施建设。依托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发挥企业品牌效应,拟建肉制品加工厂1个,在科技屠宰加工园开展合作代加工,为二表哥、黄牛集团加工肉制品和腊味食品,带动屠宰加工达20万头以上;拟建年产20万吨饲料加工厂一个;扩大食用菌加工厂菌棒生产产能;推进有机肥加工厂和粮油加工厂扩能提标;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项目建设,新增产业基地冷库建设5个。

七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两高两道”沿线和14个坝区,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机耕道、灌溉沟渠高标准农田3万亩,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和产出水平,尽力把荒山荒坡变为高效良田,推进产业结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做强喀斯特山地特色农业,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来源:六枝特区人民政府

现代农业政策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