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我国旅游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一带一路”旅游部长会议、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中俄蒙旅游部长会议、中国-中东欧旅游高级别会议及中俄、中美、中印、中韩、中丹、中瑞、中哈、中澳、中国-东盟、中国-中东欧等系列旅游年活动成功举办。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第七届二十国集团(G20)旅游部长会议在华成功举办。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对全球旅游业贡献不断提升。以2016年为例,据测算,中国旅游相当于全球旅游经济的16.6%,对全球国际游客增长贡献达10.5%。中国旅游市场全球瞩目,中国旅游外交亮点频出,中国正成为影响国际旅游格局的重要力量。
2017年9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全球性、综合性、非政府、非营利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World Tourism Alliance 简称WTA)正式成立。李克强总理发贺信,汪洋副总理与联盟创始会员合影。在成都出席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的137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部长、代表及41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共同见证了世界旅游联盟的诞生。世界旅游联盟的成立显示了中国主动作为,致力于改善世界旅游治理体系的担当和能力。时任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瑞法依评价,“中国在旅游业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世界的未来看中国,世界旅游业的未来也要看中国。”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旅游业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变:1.从粗放型旅游发展向比较集约型旅游发展转变。2.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转变。3.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4.从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旅游并重转变。5.从浅层次旅游向深层次旅游转变。6.从事业方向向产业方向转变。7.从被动跟从国际规则向积极主动的旅游国际合作和旅游外交转变。8.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
我国旅游业这些历史性成绩和重要转变,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旅游业,对旅游业的产业定位、综合功能、发展理念、发展远景、发展宗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发展成果等作出重要指示。我们通过学习整理习总书记1993年至今有关发展旅游业的系统论述,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习总书记关于旅游创新发展、旅游协调发展、旅游绿色发展、旅游开放发展和旅游共享发展的核心理念,构成系统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的战略定位;明确旅游业对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幸福的综合功能;明确旅游业是新兴产业、方兴未艾的发展远景;明确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战略要求;明确坚持旅游为民的宗旨意识;明确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实处着手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明确坚持走全域旅游的发展路径;明确坚持真抓实干、努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明确坚持绿色、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观;明确坚持交流互鉴的旅游开放合作理念。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和在旅游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习总书记多年来指引我国旅游业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我们做好旅游工作、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指导思想、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我们主要抓了12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域旅游成为治国理政新热词。三年来,我们推出一系列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制度供给。“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首次被列为国家重点专项规划。我们主动协调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联合出台19个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加快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设立41家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取得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推动“放管服”改革,国家旅游局本级仅保留行政许可事项2个,取消、下放和转变管理方式的审批项目比例达66.7%。“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运行顺畅,网上审批123家旅行社。导游执业改革取得新进展,电子导游证全面铺开。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外商独资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试点工作。各地积极推进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等,大大增强旅游综合协调和监管能力。我们以全域旅游为主线优化供给结构,先后在浙江桐庐、宁夏中卫、陕西西安召开全域旅游工作现场会,500多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其中海南、宁夏、山东、贵州、陕西、河北、浙江等7个省区为省级创建单位。
各地迸发出发展全域旅游的源源动力,纷纷将全域旅游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牛鼻子”工程,既为旅游业转型升级挖掘了潜力,也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能,为整个经济结构调整注入了活力。全域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7月,习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人民日报盘点“全域旅游”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100个新名词之一,中国政府网盘点“全域旅游”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12个新词之一。这不只是舆论的热点,更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真切感受。
(二)着力引导旅游投资,旅游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我们创新举办中国旅游投融资促进大会,发布中国旅游业投资报告,加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推进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健康增长。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建立金融机构与旅游企业协作新机制,与中国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联合推出680个全国旅游优选项目。推动设立中国旅游产业基金,总规模为300-500亿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旅游业。截至 2017 年底,全国已有144支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8000 亿元。预计2017年全国旅游投资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民间资本投资占60%,形成了民营为主、国有企业和政府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投资格局。
(三)着力推进“厕所革命”,“厕所革命”成为全社会关注新热点。我国“厕所革命”是由习总书记亲自发动的。2015年4月,习总书记对“厕所革命”作出重要批示,以此为开端、为标志,“厕所革命”在华夏大地蓬勃兴起。2017年11月,习总书记就“厕所革命”和“推动旅游业大发展”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一心为民的崇高情怀、务实的工作作风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我们行业之荣、产业之幸、人民之福。没有习总书记对“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和持续重视、大力鞭策,“厕所革命”不可能在全国范围发动起来,不可能得到如此热烈的响应,不可能有如此明显的效果,从而也不可能有如此广泛的中外影响。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完成建设旅游厕所7万座,超额完成3年5.7万座的计划任务。
(四)着力推进产业融合,“旅游+”成为产业体系升级扩容的新动力。我们主动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交通、航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相加相融,积极推动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竞相发展,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0个。召开“旅游+互联网”大会,推动互联网、信息化成为旅游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
(五)着力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新指标。我们联合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持续开展全国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严肃查处“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行为。2017年,我们组织147个督查组,开展9轮专项督查,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全覆盖”,共立案2595件,已办结1552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3326万元,吊销营业许可证45家。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旅行社诚信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和“质量月”活动。
发布旅行社及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失信黑名单96件。实施文明旅游提升工程,发布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选树中国好游客、中国好导游,成立“中国旅游志愿者”,文明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自觉行动。实施“补短板”计划,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国开通“12301”旅游服务平台,建成旅游咨询服务中心11394个、旅游集散中心663个、旅游休闲绿道2254条、观光巴士线路1061条。加强节假日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国家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妥善应对“九寨沟地震”“新西兰地震”等突发事件。实施景区质量动态管理,三年来,针对服务质量差、厕所不达标等突出问题,对3家5A级景区予以摘牌处理,对10家5A级景区提出严重警告,对近400家4A级及以下景区予以摘牌、警告、通报处理。广大游客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旅游了吗?去哪儿玩了?开始成为人们问候聊天的常用语。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