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2018-06-05 14:23:25 现代农业规划

八、环境整治型模式

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

典型案例: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红岩村位于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距桂林市108公里,共103户407人,是一个集山水风光游览、田园农耕体验、住宿、餐饮、休闲和会议商务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特色旅游新村。红岩新村成功地建起80多栋独立别墅,共拥有客房300多间,餐馆近40家,建成了瑶寨风雨桥、滚水坝、梅花桩、环形村道、灯光篮球场、游泳池、旅游登山小道等公共设施。

以前的红岩村环境卫生较差,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开展,红岩村脏乱差问题得到极大改善。村内环境卫生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红岩村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大力发展休闲生态农业旅游,成效显著。红岩村积极启动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工程,现已成为广西第一个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的自然村,使村里生态旅游业有了新的发展。从2003年10月至今,已接待了中外游客150多万人次,成为开展乡村旅游致富的典范。先后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乡村名片"等荣誉称号。

九、休闲旅游型模式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典型案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国家特色旅游景观名镇江湾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云集了梦里江湾5A级旅游景区、古埠名祠汪口4A级旅游景区、生态家园晓起和5A级标准的梯云人家篁岭四个品牌景区。依托丰富的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着力建设梨园古镇景区、莲花谷度假区,使之成为婺源"国家乡村旅游度假试验区"的典范。中国美,看乡村,一个天蓝水净地绿的美丽江湾,正成为"美丽中国"在乡村的鲜活样本,并以旅游转型升级为拓展空间加快成为中国旅游第一镇。

江湾旅游资源丰饶,生态绿洲的晓起名贵古树观赏园荟萃了六百余株古樟群、全国罕见的大叶红楠木树和国家一级树种江南红豆杉,栖息着世界濒危珍稀多鸟种黄喉噪鹛、国家重点保护的黑麂、白鹇鸟等。 江湾镇森林覆盖率高达90%,既是一个生态的示范镇,也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厚的千年古镇。该镇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功打造"伟人故里—江湾"、"生态家园—晓起"、"古埠名祠—汪口"等三个品牌景区。以品牌景区发力于乡村旅游,将江湾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的省级示范镇。

28个省级示范镇之一的江湾镇,近年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的示范镇,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有机相结合,使乡村旅游参与主体的农民,成为受益主体。投资8000万建设篁岭民俗文化村和投资7亿重点开发以徽派古建筑异地保护区定位的梨园新区处于紧张的建设阶段,这两个重点旅游工程的建成,将使更多群众受惠于乡村旅游。积极引导开发农业观光旅游项目,打造篁岭梯田式四季花园生态公园,使农业种植成为致富的风景,成为乡村旅游的载体。

作为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江湾镇,乡村旅游效益逐年提升,2013年旅游接待游客达250万人次以上,联票收入68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5.56亿元;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旅游带动旅游工艺品生产销售、旅游管理导游等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近3000人,旅游商品生产、宾招饮食服务企业330多个,"农家乐"120家。

十、高效农业型模式

主要在我国的农业主产区,其特点是以发展农业作物生产为主,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农产品商品化率和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人均耕地资源丰富,农作物秸秆产量大。

典型案例: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三坪村

三坪村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三坪风景区所在地,该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2086人,2012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5元。三坪村全村共有山地60360亩,毛竹18000亩,种植蜜柚12500亩,耕地2190亩。该村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充分发挥森林、竹林等林地资源优势,采用"林药模式"打造金线莲、铁皮石斛、蕨菜种植基地,以玫瑰园建设带动花卉产业发展,壮大兰花种植基地,做大做强现代高效农业。同时整合资源,建立千亩柚园、万亩竹海、玫瑰花海等特色观光旅游,构建观光旅游示范点,提高吸纳、转移、承载三平景区游客的能力。

为了改善当地村民居住环境,提升景区周边环境品位,三坪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现如今建设中的"美丽乡村"已初具雏形,身姿靓丽,吸人眼球。2013年,平和县斥资1900万元,全力打造闽南金三角令人神往的人文生态村落。其建设内容包括铺设村主干道1公里、慢步道2公里,河滨休闲景观绿道1.3公里,以及开展村中沿街立面装修、污水处理、绿化美化、卫生保洁等。截至目前,当地已累计完成投资960万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50.5%。

几年来,三坪村特有的朝圣旅游文化和"富美乡村"的创建成果,吸引着众多的游客,也影响着当地村民的精神生活,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茁壮发展,走出了一条美丽创造生产力的和谐之路。该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福建省生态村"、"福建省特色旅游景观村"、"漳州市最美乡村"等荣誉称号,是漳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和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联系点,连续五届蝉联省级文明村。

现代农业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