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文旅小镇案例——丹寨万达小镇

2018-10-28 09:08:31 文化旅游规划

三院:在三段街里每段各设置一个特色小院,结合鸟笼、蜡染、造纸三个主题,开敞布局,形态与周边的店铺形成差异,打破街道的沉闷感,创造不一样的体验。

四广场:苗寨多节多庆典,大凡苗寨都有不少广场,载歌载舞。小镇设置了四个主题广场分别是:尤公广场(祭祀主题)、苗年广场(节庆主题)、鼓楼广场(建筑主题)、锦鸡广场(演艺主题)。

四个广场各有特色,形成了较好的空间节奏。此外,规划还布置了多个停车场,分别设置在中段、两端,方便疏散交通。斗牛、斗鸡、斗鸟场更增加了小镇的活动内容。对面的花海、水车、更是增加了景观的丰富性。

丹寨万达小镇

图片来源于网络

4、运营为本,内容为王

丹寨万达小镇的打造是以扶贫为根本目的的造血型项目,并非万达擅长的文旅地产型商业模式,项目的健康发展涉及到区域发展、当地就业、产业联动等各方面,其操盘及运营的复杂性远胜于万达以往的文旅项目,这便倒逼着万达去深耕乡村文旅项目的系统性创新和整体操盘运作。于是,自丹寨项目起,万达开始慢下来聚焦旅游内容生产,旅游是需要慢下来的产业。

丹寨万达小镇

图片来源于网络

1.非遗传承项目引进

丹寨县是贵州省的非遗大县,全县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7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17项,州级非遗项目名录25项,各级传承人达288人。丹寨小镇的核心定位便是打造“非遗之乡”,打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胜地。

目前,万达小镇共有330个店面,进驻非遗项目30多项,其中经营非遗相关项目的就有31家企业、69户个体户,非遗项目主要有苗族蜡染技艺、鸟笼制作技艺、皮纸制作技艺、苗族刺绣、苗族服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等,演出类的有锦鸡舞、芒筒芦笙舞、古瓢舞等。

丹寨项目的打造,万达更为重视对当地活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塑造,更加致力于同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紧密的合作,将非遗文化与文旅产业深度结合打造适宜游客参与、体验、消费的多元业态。

以蜡染小院、古法造纸小院、国春苗族银饰等项目为例,丹寨诸多非遗项目的打造,都是与丹寨当地最正统的非遗传承人合作,力图将最原汁原味的非遗文化以文化旅游这样更现代的方式,在更广的平台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2.实行轮值镇长制

通过“轮值镇长”,为小镇对接多元的跨界资源。轮值镇长制除了能帮助丹寨小镇打开宣传口径外,更能帮助小镇对接更多资源,开拓更多跨界融合的可能。这一方面,可以从同袁卫东、郭元秋、刘殿兴等“轮值镇长”的合作中得以体现。

轮值镇长为丹寨小镇带来了无限的跨界融合可能性。许多镇长在卸下职位后依然会与丹寨保持合作,并参与到丹寨的建设中来,以活的人脉资源和影响力,帮助丹寨万达小镇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丹寨万达小镇

图片来源于网络

3.找对演艺服务商

目前我国有300个左右的旅游演艺项目,80%以上都处于亏损状态,11%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真正盈利的大约不到9%,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彩”公司)便是这9%之一。“多彩”公司是一家诞生于贵州的文化演艺服务商。比之万达此前演艺类项目的打造团队,“多彩”公司呈现3大特点:性价比高、艺术性强、擅长运营。丹寨小镇开园一周年之际亮相的大型歌舞情景体验剧《锦秀丹寨》就是由万达与“多彩”合作打造的大型实景演艺剧目。

旅游演艺类节目除了炫丽的舞台效果,更重要的能够透过剧目将深层的文化基因、文化灵魂展示出来、传播出去。与万达此前操盘的演艺类项目不同,本次合作的“多彩”公司显然具有更加本土化的创新力、长效运营力和务实的执行力。而比之万达其他大型文旅城、演艺项目的打造手段,此次剧目的打造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也正是聚焦了本土基因植入和实战落地操盘。

丹寨万达小镇开业一年,带动丹寨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住宿业等20个行业发展。大量外地游客通过丹寨万达小镇引流到全县各个旅游景点,卡拉村、泉山村、甲脚村、石桥村等27个景区和旅游村寨游客量持续增加,旅游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这种新扶贫方式优化了投资环境,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升了丹寨人的精神面貌和规则意识。

文化旅游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