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2017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田园综合体”,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随后,田园综合体有关政策迅速出台。2017年5月,财政部印发《关于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2017年6月,财政部又印发《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实施方案》,并发布了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的通知,决定从2017年起在有关省份开展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田园综合体试点。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推进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和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农字号”特色小镇,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培育特色商贸小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结合。在政策大力支持下,田园综合体迎来一轮建设热潮。
田园综合体作为最近最火的农业项目早已充斥各大媒体,今天,就来梳理一下田园综合体项目流程。
一、省级田园综合体申报时间
1、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申报时间是6月低前。
2、省级田园综合体申报时间按照各省财政厅文件执行。
二、二级资金扶持额度
1、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每年6000-8000万,连续三年,比如河北迁西县花香果巷项目,第一批8000万资金已经到位。
2.省级田园综合体:3000-6000万,根据各省具体情况,比如江苏省2017年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资金各3500万元,其中: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3500万元、400万元。
三、田园综合体申报认定具体流程
四、申报部门
1、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申报部门:财政部农业司国务院农村综改办、、国家农发办。
2、省级田园综合体申报部门:财政厅农发办。
五、田园综合体申报条件7大必备条件,9大不予立项:
无论国家级还是省级田园综合体必须符合七个条件才能准予立项包括:
1、功能定位准确: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域统筹开发,全面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辐射带动等主体功能,具备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景。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在建设田园综合体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在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
2、基础条件较优:区域范围内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核心区集中连片,发展潜力较大;已自筹资金投入较大且有持续投入能力,建设规划能积极引入先进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本,发展思路清晰;农民合作组织比较健全,规模经营显著,龙头企业带动力强,与村集体组织、农民及农民合作社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
3、生态环境友好: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留青山绿水,积极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践行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清洁生产基础较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4、政策措施有力: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举措,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方式创新,搭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格局。积极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探索,为产业发展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条件。
5、投融资机制明确:积极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考虑运用先建后补、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补贴、风险补偿金等,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田园综合体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力度,积极统筹各渠道支农资金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和村级组织债务风险,不新增债务负担。
6、带动作用显著:以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管理,保障原住农民的参与权和受益权,实现田园综合体的共建共享。通过构建股份合作、财政资金股权量化等模式,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7、运行管理顺畅:根据当地主导产业规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水平,因地制宜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可采取村集体组织、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盘活存量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创新机制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运行内生动力。
不予立项九类情况:
1、未突出以农为本;
2、项目布局和业态发展上与农业未能有机融合;
3、以非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
4、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
5、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
6、违反国家土地管理使用相关法律法规
7、违规进行房地产开发和私人庄园会所建设;
8、乡、村举债搞建设;
9、存在大拆大建、盲目铺摊子等情况。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