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文旅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
发展影视还是发展旅游?十八年前,横店面临产业抉择困境,当时的徐文荣几经忖度,最终选择发展影视产业。横店集团下属四家上市公司,在磁性材料、照明、医药等领域,表现不俗。即使影视并非支柱产业,但因为明星效应,能为横店集团赚足的眼球。这种抉择也间接造成了今天横店影视城“内外两重天”的结果。
影视城内,故宫、秦王宫、民国广州街等,横跨历史几千年,而城外的街道则尘土飞扬,村民自建的房屋密密匝匝,出租给“横漂”或者开设家庭宾馆、小吃店——和珠三角城市的城中村并无二致。
横店秦王宫
陈定中跟我讲了一个故事,一次节假日,他从影视实验区去丈母娘家里吃饭,穿过横店镇时,三两公里的路堵了整整两个小时。横店镇发轫之初,很多地方尚属于农田、荒野,“没有路,是横店集团出资修路。”他说。横店的经济体量和常住人口数已经具备一座小城市规模,但配套服务却严重滞后,使得横店过早的呈现出“大城市病”的征兆。
2016年,住建部公布的首批特色小镇中,横店名列其中,划入文化类特色小镇的范畴。影视文化产业、文旅产业在横店新的规划版图中,将具备更多战略价值。在此之前的一年,横店还入选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镇级层面试点仅有4个。特色小镇、中小型城市有两层含义,一是产业升级,一是新型城镇化,前者是路径,后者是结果。
2015年,横店打出了建设“影视名城,休闲小镇”的口号。政府也意识到,景城割裂、业态单一已经成为制约横店文旅发展的主因之一。随着杭温高铁通车指日可待,横店机场作为通用机场的批示落实,横店将和高端旅游的消费区——杭州、上海、南京等地实现快速通达。未来可期的是,旅游总人数以及具备高品位、高消费能力的人数将稳步提升,这对横店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服务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横店:影视名城,休闲小镇
方塘智库认为,首先,横店应以建设特色小镇为契机,改变长期处 “打补丁”城市规划。以科学、高标准的城市规划为准则,进行市容市貌的整治,改善交通路网,丰富景观建设,完善基础服务,打造宜居宜业、影视文化浓厚的新城。这就要求政府有所作为,横店影视实验区为省属单位,影视产业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但是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划分在镇一级,必须破除行政壁垒,通盘考虑。
其次,应该以平台化思维建设特色小镇,开放资源,引进优质文旅业态,包括中高端民宿、娱乐项目、以及高品质餐饮品牌,整体提升横店的旅游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注意处理好固有的低端产业的矛盾,保障当地村民的利益。
此外,我留意到,在推动影视产业发展方面,横店镇在现有规划中提出了影视产业全域化,以横店现有的影视城为核心,向周边的村庄辐射,将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打造成外景拍摄地,带动乡村发展。
这种一体化所强调的,不只是景观建设,更多需要破除景点景区内外的体制壁垒和管理围墙,实行多规合一,实行公共服务一体化,旅游监管全覆盖,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的有效结合。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横店全域,惠及当地居民,这也正式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
跳出横店看横店,全域旅游的界限,不能止于横店,应充分考虑和东阳在旅游资源上的融合。东阳历史悠久,东阳木雕为中国四大木雕之一,乾隆年间,400木雕匠人进京修缮宫殿、雕刻龙椅的故事至今流传。古朴嵯峨的卢宅更是备受古装剧的青睐,但是东阳的旅游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外界连东阳的区位都很陌生。两地融合发展,既可平衡横店本身历史文化不足,体验单一等问题,同时充分挖掘东阳的文旅资源,使之实现商业变现。
黄昏时分,我们从横店前往东阳,当地一个官员告诉我们,他每天在横店上班,住在东阳,“毕竟这边的配套设施还是不够完善。”道路有些凹凸不平,沿途不少工程正在施工,黄土飞扬,两旁一些建筑外立面很新,他告诉我们,G20 之前,为了迎接可能光临的政要,当地政府斥巨资改善市容。“后来因为政要并没有来,一些工程半途而废了,挺遗憾的。”一位官员说。
1999年,美国影视期刊《好莱坞报道》刊发长文介绍了横店影视城,称之为“中国好莱坞”。18年过去了,站在横店街头,一个问题袭上心头,中国的好莱坞,何时能够名副其实?
集群化发展
主题公园型景区的发展由于自身生命周期因素的影响,必然需要通过不断调整主题公园内部的内容的发展以及通过外部性扩展、新增主题公园的方式获得生命周期的新生。横店影视主题旅游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子。自1996年横店集团为支持著名导演谢晋拍摄庆祝香港回归的献礼巨片《鸦片战争》而无偿投资兴建广州街之后,1997年建了秦王宫、1998年建了香港街和清明上河图、1999年建成江南水乡景区、此后又陆续建成明清宫苑、梦幻谷、大智禅寺、明清民居博览城等影视拍摄基地,至今已经建成十几个影视拍摄基地和两座超大型的现代化摄影棚。正是通过这种打造主题公园集群的方式,在横店这个不通火车、不通飞机的江南小镇,形成了每年吸引1200万游客的横店影视城。历经短短的17年,横店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主题公园集聚区,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
旅游业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从点到面的发展,而最终决定一个旅游目的地未来发展空间的将从单一性要素向链条化要素转型、功能性要素向空间性要素转型。横店影视城通过在相对集中的空间中打造的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梦幻谷等十多个影视拍摄基地,建设贵宾楼、国贸大厦、影星酒店等多层次的星级酒店,成立影视管理服务公司、制景公司、营销公司、旅游商品公司、产品管理开发中心等多元化的公司体系,链条化地满足了影视拍摄和影视旅游的系列化需求,全域性地提升了横店作为影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
超前的战略思维一方面体现在,当很多乡镇企业在大力发展工业项目的时候,横店集团的创始人徐文荣已经开始探索文化旅游项目,另一方面则从一开始就抓住了土地这一根本性的要素,而旅游用地问题也是目前中国各地旅游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正是因为横店集团自发展之初就高度重视土地这一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储备了大量的建设用地,为横店影视城的集群化、全域化、平台化发展打下了最为重要的战略基础。在很多地方囿于用地指标问题无法突破发展的时候,横店影视城的项目创新则一直在大刀阔斧地推进中。
当然,兴建这些拍摄基地所需的土地更多的是通过炸山填滩、开辟荒地而成。17年来,横店集团共炸山填滩,开辟荒地32742.48亩。这一做法完全符合2009年底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精神。该意见指出,要“积极支持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垃圾场、废弃矿山、边远海岛和可以开发利用的石漠化土地等开发旅游项目。支持企事业单位利用存量房产、土地资源兴办旅游业”。持续的产品创新
横店影视城的发展因影视而起,因影视而兴。一方面,横店影视城通过不断建设新的影视拍摄基地来保持市场持续的高度关注,将市场关注的热度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动能。
另外,横店影视城在继续重视剧院式旅游文化演出产品的精细化发展外,也充分认识到并将持续坚持开放空间的文化演艺作品是活化横店影视城固化建筑的生命力最好的方式。为此,横店影视城积极开发了注入《英雄比剑》等影视再现式作品。
考虑到游客在每个影视主题公园里如同车轮战般地看旅游文化演艺必然会产生审美疲劳,横店影视城正在积极探索旅游文化演艺作品的多元化体系,推出了《梦幻太极》、《龙帝惊临》等高科技演艺作品。
对于广受市场欢迎的旅游演艺作品,横店影视城也坚持不断进行持续性创新。自2007年一经推出,《梦幻太极》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好评,但围绕着这个节目的改进一直在进行中。至2012年4月底,《梦幻太极》已经升级改版六次,累计演出2512场,接待中外游客650万人次。
职业经营的战略眼光
横店影视城的发展虽然与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密切相关,但横店影视城的发展并没有局限于横店这样一个乡镇,也没有局限于徐文荣先生这样一个人,而是很早就注意到引进职业经理人来完善影视城的管理,提升影视城的经营。
应该说,大量引进外来的职业经理人是横店影视城成功的重要人才保障。这其中也包括2001年将现任横店影视城总经理殷旭从时任浙江省旅游局法规处处长的位置挖到横店来。横店影视城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人才战略放在突出位置。自2001年公司就积极从省内外引进旅游专业人才,目前,横店影视城80余名中层管理人员,有50%来自外地,大量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带来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从而给企业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