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特色小镇申报新政解读

2018-09-18 15:54:19 特色小镇规划

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室关于建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发改办规划〔2018〕1041号)(简称《通知》),对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建立规范纠偏机制,建立典型引路机制,建立服务支撑机制以及组织保障,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大精神,巩固纠偏成果,有力有序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通知》要求,2018年9月底前,省级发改委将第一批特色小镇推荐案例(2个以内)报送国家发改委,2018年12月底前完成申报工作,2019年1月底前完成最终的审核工作。有观点指出,意味着给特色小镇热潮的及时刹车及清理整顿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新的一轮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探索工作开始展开,2018年新的特色小镇申报已经开启。

此次发改办规划〔2018〕1041号《通知》,要求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遵循规律、坚持产业立镇、坚持规范发展、坚持典型引路、坚持优化服务的原则,绿维文旅解读要点如下:

第一,遵循规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和城镇化规律,市场主导、自然发展。《通知》同时指出,还要严控房地产化倾向、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防金融风险(详见附件表4要求)。

绿维文旅认为,特色小镇的创建,要理顺开发理念,梳理开发逻辑,把基于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发展架构落实到规划、开发、投融资及产城开发运营中,避免走弯路,严禁建鬼城,真正实现开发一座特色小城镇,带动一个区域发展,富裕一方百姓。

第二,产业立镇。特色产业是发展核心,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培育供给侧小镇经济。

第三,规范发展。坚决淘汰一批缺乏产业前景、变形走样异化的小镇和小城镇。

具体由两部分构成,首先是规范省级创建机制,要求省级发改委每年12月将调整淘汰后的省级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创建名单、数据上报国家发改委;其次是实行有进有退创建达标制度,避免一次性命名制度,防止各地区只管前期申报、不管后期发展,对已公布的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持续开展评估督导和优胜劣汰。

可见,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不再是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优胜劣汰意味着要持续探索、不断提升。

第四,典型引路。挖掘典型案例,以少带多引领高质量发展。

纵观之前的文件未明确区分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只是从2016年的“以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特大镇、镇区常住人口3万以上的专业特色镇为重点,因地制宜建设美丽特色小(城)镇。”到2017年的“规划用地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其中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旅游、体育和农业类特色小镇可适当放宽”,为特色小镇界定了范围。而在新《通知》中,首次明确了典型特色小镇和典型特色小城镇的基本条件。

第五,优化服务。明确政府角色定位,重在理念引导、规划制定、平台搭建和政策创新。

首先,鼓励地方机制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由事前补贴转为事中事后弹性奖补,鼓励点状供地、混合供地和建筑复合利用;其次,搭建政银对接服务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在债务风险可控前提下提供长周期低成本融资服务;2018年12月底前,省级发改委上报,2019年1月底前完成评审和融资。

对于2018年新的特色小镇申报工作,《通知》还释放了以下几点信号:

第一,牵头单位发生变化,发改委将全面主导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发展推进事宜。

第二,特色小镇建设坚持“少而精”原则,由之前“到2020年,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到现在的“省级发改委推荐不多于2个典型案例”,数量明显精简。

第三,什么样的特色小镇将面临逐步淘汰?一是,住宅用地占比过高、有房地产化倾向的不实小镇;二是,政府综合债务率超过100%,市县通过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变相举债建设的风险小镇;三是,特色不鲜明、产镇不融合、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小镇。

第四,鼓励发展什么样的特色小镇?根据附件表3,宜业、宜居、宜游、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能力以及绿色生态,是特色小镇的六大重要数据;根据附件表1,运行模式、特色产业、宜居宜游、特色文化风貌、创新机制以及可复制经验,是典型特色小镇六大推荐指标,对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申报工作带来了明确的指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鼓励多种类型小镇,包括先进制造业、农业田园类及信息、科创、金融、教育、商贸、文旅、体育等。

以下是《通知》原文:

特色小镇申报

特色小镇申报

特色小镇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590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