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重点配套产业园入园政策

2023-04-06 09:00:43 园区规划方案

1

为加快寿光产业集群发展,对进入寿光市各重点配套产业园的新引进寿光市外企业和外资企业享受以下政策:

一、土地方面

1.对企业建设配套产业园区,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予以保障。

2.土地跟着项目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省重大、新旧动能转换优选、双招双引重点签约、潍坊市重点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先对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立项,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根据立项文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3.对入园工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基准地价的70%执行,拟定的出让底价不得低于土地取得费用、土地前期开发成本及按规定收取的相关费用等实际用地综合成本。对入园项目的土地指标费,由企业足额缴纳的,从项目投产后三年内上缴的地方税收留成中优先给予等额补助;或由政府指定国有公司以土地指标价款入股方式参与,并商定合理退出机制。对2020年重点配套产业园入园政策实施以来已享受土地政策的地块不得转让、出租。

4.产业园工业用地,可优先采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多种用地方式满足企业用地需求。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企业集约节约用地,建设使用多层厂房或地下空间。对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的,在土地转让时产生的交易税费等费用地方留成部分给予等额补助。

5.在各配套产业园推行“标准地”制度,明确产业园出让净地的投资、能耗、环境、建设、亩均税收等标准,纳入土地出让条件,一次性公示,企业竞得土地后,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与企业签订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所在地镇(街、区)政府与企业签订建设项目履约监管协议。对项目建设、竣工验收、达产复核、股权变更等环节实施协同监管,实施“亩产效益”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

二、投资方面

6.对符合省、市十强产业及寿光市产业发展要求,实际投资2亿元以上的招商项目,世界500强企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投资额不设下限),按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投资奖励从企业上缴税收地方留成中兑付,三年内兑现到位,但不高于其三年地方贡献总额。

7.入园企业租赁政府投资机构所建厂房的,享受厂房租金前两年免除、后三年减半政策;入园企业也可随时按市场价购买所租赁的厂房。

8.对引进的对寿光产业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项目,根据企业不同需求,可采取对赌方式在厂房租赁、车间装修、项目搬迁、新设备购置、交通物流等方面给予前置费用扶持,但入驻企业必须承诺五年内用上缴的增值税、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补齐前置扶持费用,不足部分由企业出资补齐。平账后,对达到《山东省建设用地控制标准(2019版)》鲁政办发〔2018〕39号文件规定亩均税收标准的项目,在本政策规定的财税政策优惠期内,可继续享受财政奖励政策。具体前置扶持费用标准可根据不同行业,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确定。

三、财税方面

9.对实际投资1亿元以上或年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自投产之日起,给予8年的财政补贴。前3年,企业上缴税收地方留成部分,70%补贴给入园企业,30%补贴给产业园运营公司(企业自主运营的补贴给运营企业);第4-8年企业上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30%补贴给入园企业,20%补贴给产业园运营公司(企业自主运营的补贴给运营企业)。

10.从第9年开始,入园企业上缴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15%补贴给产业园运营公司(企业自主运营的补贴给运营企业)。

企业投资数额和税收贡献以第三方机构评估和税务部门数据为准。对同时符合以上土地方面、投资方面、财税方面扶持政策的招商项目按照“就高不重复”的原则给予兑现,对实际投资或纳税达不到标准的项目,本年度不享受扶持政策。

四、要素资源配置方面

11.要素跟着项目走,围绕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水资源、资金等要素资源,对纳入省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双招双引”重点项目及关系全省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优先保障、重点倾斜,努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优化资源配置。

五、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2.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寿光市级统一规划布局公共基础设施。由园区所在地政府负责产业园区及周边交通、住宅、学校、商业、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综合配套,优先解决产业园区内道路、水、电、气、通讯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需求。

六、金融方面

13.鼓励企业积极上市挂牌。

(1)对拟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基础层和创新层挂牌的企业,待挂牌且直接融资后,按挂牌当年实际直接融资额的5%给予补助,每家企业补助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2)对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分阶段给予每家企业总额1400万元补助。其中,经山东证监局辅导验收合格后,每家补助400万元;经证监会发审委或交易所上市委审核(审议)通过的,每家再补助600万元;上市融资成功后,每家再补助400万元。

(3)对拟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待境外上市融资成功后,每家补助1200万元。

(4)对企业通过买壳、借壳、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方式控股的寿光市外上市公司,若将注册地迁至寿光市且在 10 年内不外迁的,给予一次性补助1000万元,并享受“一事一议”专项政策。对其并购重组时产生的地方财政贡献,由同级财政给予等额补助。

七、人才方面

14.对入园企业高管人员(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监事长等相当层级职务的人员,最多不超过3人)、高技能人才(具有省级以上相关称号),子女上学享受同等条件优先安置政策,户籍、配偶随迁、就医、出入境等享受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政策。

15.对入园企业连续聘用2年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每家企业不超过10名),从聘用起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按照前3年100%的标准补助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股权退出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按照50%的标准补助企业。补助资金主要用于高端人才引进和奖励。

16.支持入园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在享受国家和省、潍坊市支持政策的同时,寿光市财政再给予创新类人才最高150万元、创业类人才最高300万元的经费资助;对入选省“一事一议”顶尖人才的,在享受省、潍坊市支持政策的同时,寿光市财政再给予项目单位最高300万元的经费资助;对入选寿光市重点人才工程的,视人才和项目情况,给予创新类最高150万元,创业类最高300万元的经费资助。

17.鼓励入园企业发挥引才育才主体作用,每年按申报入选1名国家级重点专家20万元、1名泰山系列重点人才10万元,奖励企业主要负责人,最高为50万元。

18.对入园企业新引进的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和本科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分别给予每人每月6000元、2000元(其中全球TOP200和国内“双一流”高校硕士毕业生,符合条件的给予每人每月3000元)、1000元的生活补助,期限分别为5年、3年、1年(其中全球TOP200和国内“双一流”高校本科毕业生补助期限为3年)。

19.对入园企业申报获批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获批国家首席外国专家项目和高端外国专家项目、省高端外国专家项目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奖励。

20.对入园企业新引进的,符合人才安居购房保障范围的各类人才在寿光市购买首套住房的,分别给予以下购房补贴:

(1)A、B、C、D类高层次人才,分别一次性给予300万元、50万元、30万元、15万元购房补贴。

(2)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10万元、7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

(3)毕业时已取得预备技师、高级工职业资格的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参照本科毕业生、专科毕业生补贴标准,分别一次性给予7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

21.对当年度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包括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等,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40万元、10万元奖励。对同一个企业研发机构获得两个或两个以上称号的,按就高标准,只奖励一次。

22.对当年度新认定的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山东省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40万元奖励。

23.对当年度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分别一次性给予200万元、40万元、10万元奖励;对当年度新认定的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一次性给予实施主体单位5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当年度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

24.对当年度新认定备案的国家级、省级院士工作站、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型试点企业等,分别一次性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

25.鼓励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对当年度经潍坊市认定为科研院所合作平台项目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资金支持。对引进的重大研究(分支)机构,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重点支持。

八、审批服务方面

26.推进商事登记便利化,全程电子化网上服务,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完成;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审批模式;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和“验收即拿证”审批服务模式,实施建设项目帮代办服务,建立“一对一”专人服务机制,实行工业项目“全链条”审批手续“一次不用跑”,全程帮代办。

九、其他方面

27.鼓励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对引进的世界500强、国内500强项目,以及其他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对寿光市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强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政策。

28.对国家、省、市新出台的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时在产业园推行落实。

29.本政策资金的兑现,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由寿光市、镇(街区)两级财政分别承担,先由寿光市财政统一兑付。

30.享受上述政策的企业和机构,需承诺15年内不迁离注册地、不改变在寿光市的纳税义务、不减少注册资本,否则须提前告知并相应退还享受的奖励资金或补助。同一项目、同一事项同时符合其他扶持政策规定的,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31.本政策适用于鲁清橡塑新材料产业园、富康高端医药产业园、凯马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园、巨能金玉米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寿光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园以及双创中心新经济赋能产业园新引进项目,项目认定需经寿光市招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各产业园运营公司(企业)联合认定。产业园区规划规模原则上不低于1000亩(寿光高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园、双创中心新经济赋能产业园除外)。

32.其他龙头企业建设配套产业园,需提报寿光市政府同意后,参照本政策执行。

33.本政策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实施两年后由寿光市招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根据省、市相关政策规定适时修改完善。

来源:寿光市人民政府

园区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