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郴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高四新”和全市“一极六区”工作部署,加快推动园区改革,强力推进“五好”园区创建,开展园区大建设行动,实现了产业园区稳步发展态势。
一、基本情况
(一)园区承载能力提升。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12家,其中国家级园区1家(郴州高新区),省级园区11家。园区总规划面积15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4.64平方公里。一是开发面积扩大。2022年1-5月(下同),全市园区规划面积159平方公里,其中园区实际开发面积84.64平方公里,占园区规划面积比重53.1%,同比提高0.48个百分点。二是企业个数增多。受市高新区(自贸区)企业大幅增加2278个因素拉动,全市园区企业个数7008个,同比新增企业 2525个、增长65.8%。其中:工业2301个,同比增长15.8%。从规模看,年营业收入10亿及以上企业34家,比上年增加7家。三是从业人员总体稳定。受益于智能技术广泛运用,全市园区从业人员人数29.7万人,比年初减少3.9%。其中,工业企业从业人员21万人,比年初下降8.2%。
(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一是技工贸收入稳步提升。1-5月,全市园区技工贸总收入1679.8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144亿元,同比增长18.7%;规上服务业77亿元,同比增长13.8%。二是项目建设加快增长。1-5月,全市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7.1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1.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320.4亿元,同比增长23.1%,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79.9%。三是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1-5月,全市园区招商引资总额319.7亿元,同比增长35.1%,占全市比重54.8%。全市园区完成外贸进出口153.4亿元,同比增长44.5%,占全市比重为90.3%。四是实缴税收快速增长。1-5月,全市园区实缴税收44.5亿元,同比增长51.4%。
(三)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一是产业聚集度明显提升。1-5月,全市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73.2%,同比提高12.1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有色、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物流等行业,比全省园区考核标准值50%高23.2个百分点。二是园区工业集中度较高。1-5月,全市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工业集中度)72.3%,比全省园区考核标准值60%高12.3个百分点。三是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降低。1-5月,全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0.2837吨标煤/万元,同比下降16.3%。
(四)创新驱动持续增强。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1-5月,全市园区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个数552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803.5亿元,同比增长34%。二是研发投入持续增长。1-5月,全市园区研究开发费用总投入37.6亿元,同比增长114.4%;占全市技工贸总收入比重2.2%,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园区省级及以上研发机构数59个、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数27个、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在孵企业数312个、省级及以上产业服务促进机构数22个,同比分别增加11个、10个、133个和11个。三是专利发明快速增长。1-5月,全市园区专利申请数1011件,专利申请授权数682件,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1.8%。四是人才储备提质。1-5月,全市园区拥有本科及以上从业人员1.6万人,占全市园区从业人员的5.4%,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4850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境外常驻人员达到 123 人。全市园区技术合同交易额2.3亿元,同比增长159.6%。
二、主要问题
(一)发展空间待拓宽。近年来,全市产业园区发展速度和质量日益提升,多数园区均有扩区调规意愿,但由于国、省审批门槛提高,且征地拆迁难度增大,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截止2022年5月,有8个园区已开发面积占规划面积比重超过全市(53.1%)水平,其中:汝城经济开发区、苏仙工业集中区、嘉禾经济开发区、永兴经济开发区、郴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郴州经济开发区、安仁工业集中区、桂东工业集中区占比分别达到94.1%、84.3%、82.1%、72.5%、64%、58.8%、58.6%和55.6%。
(二)工业发展待提质。1-5月,全市园区工业停产企业15个,占全市停产企业的45.5%;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市0.5个百分点,带动作用不很明显;有苏仙产业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和桂东产业区等3个园区工业集中度低于50%;全市园区工业税收9.5亿元,同比下降32%,其中:经开区(湘南物流园)、苏仙产业区、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桂阳高新区、宜章经开区、永兴经开区、嘉禾经开区和安仁产业区同比分别下降12.2%、13.1%、16.6%、59.4%、14%、76.7%、70.3%和198.4%。
(三)创新发展待加强。1-5月,全市园区研究开发费用总投入占园区技工贸总收入的2.24%,其中,园区规模工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园区规模工业企业营业务收入比重仅2.12%。
三、工作建议
(一)强化创新发展。切实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支持园区建设发展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园区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等改革步伐,特别是要加快推进自贸区改革创新试验,找到更多更好的有利于园区发展的方法理念,采取有针对性应对措施,确保全市园区加快创新发展步伐。
(二)聚力集约发展。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应制定严格的园区土地单位面积投资强度门槛,控制企业盲目圈地和非生产用地,优先引进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多、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项目入园,重点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指标,持续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
(三)坚持特色发展。加快推进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有色深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特色优势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特色化产业链条,引导关联周边企业,将生产经营领域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园区之间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态,实现产业集群化特色发展。
(四)实现高效发展。坚持“产城融合、产城互动”发展思路,以建设城市的标准打造新型园区,高标准建设好完善的园区基础设施,打造舒适的“硬环境”,同时着力创建办事效率高、审批时限短、服务环境优的政务服务机制和企业生产环境,提升郴州园区招商引资 “软环境”,将全市园区打造成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的主力,打造成聚焦国内外优势资源集中、知名企业落户的重要平台。
来源:郴州市统计局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