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水库移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2021-2025) (征求意见稿)

2021-09-24 14:00:29 园区规划方案

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发〔2021〕24号)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浙委发〔2021〕17号)、《台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行动方案(2021-2025年)》(台市委发〔2021〕44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系统观念“五大原则”,坚持开发性移民原则,全面构建“党建引领、四轮并驱”的台州水库移民工作新格局,打造水库移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台州样板”,特制定台州市水库移民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021-2025年行动方案。

一、发展目标

水库移民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山区发展的难点、痛点,能否实现水库移民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事关现代化先行和共同富裕示范市建设的大局。要着力“搬得出、能发展、可致富”新时代移民工作总要求,赓承长潭建库精神、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弘扬和合文化,让1.3万新建水库移民融入发展;着力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欠均衡、水库移民增收致富较困难问题,更加注重向老库村、库区村、后扶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移民村倾斜,向困难移民、创业就业移民倾斜;着力构建水库移民高质量的安置、家门口的就近就业、亲友抱团式外出创业、购买优质物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建设移民和谐美丽家园、全生命周期兜底帮扶的水库移民共同富裕工作体系;着力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和谐发展、移民和谐融入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建立健全水库移民共同富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率先在我省推动水库移民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方面实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着力提高水库移民收入,到2025年实现水库移民人均收入水平达到当地农民居民平均水平,让全市20万水库移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加饱满。

——努力打造新建水库高质量安置台州范例。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水库移民安置方式的重大创新,深入实践新建水库移民多元化安置模式,和谐移民、移民建镇,驱动移民发展新动能,打造一批新建水库城镇化安置和谐融入精品工程。

——努力打造新时代和合美丽移民村台州样板。传承大陈岛垦荒精神、弘扬和合文化,打造一批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基层治理有序的新时代和合美丽移民样本村。

——努力打造移民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台州示范。以物业经济、特色产业、股权投资等重点扶持方向,扶持重点村巩固提升移民村集体经济,打造一批移民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示范项目。

——努力打造移民创业就业台州典型。全面完善移民小额创业贷款贴息政策,针对性开展移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岗前培训、实用技术等移民培训项目,打造一批移民创业就业典型项目。

——努力打造移民共同致富带头人台州楷模。以先富带动后富,全面展现台州移民“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长潭建库精神,挖掘和培育一批移民共同富裕带头人。

——努力打造移民精准兜底保障台州规范。以数字化赋能直补人口动态管理,实现直补资金精准发放,全面完善困难移民助医、助学、助残、助困动态监测保障政策,确保困难移民兜底保障措施精准到位。

二、实施六大行动

1.实施高质量搬迁安置专项行动,搬迁安置致富一批。以新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推动城镇化发展为目标,实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高质量城镇化安置三大工程。一是实施新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高质量城镇化安置工程。全面推进仙居朱溪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紧密对接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仙居县下各镇移民安置区,以移民安置实现人口集聚,加快推进中心镇发展;加快推进临海方溪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切实做好大田街道方家弄安置区和头门港安置区建设,精心谋划村集体发展用地建设项目,让移民早日“山民”变“市民”;加快推进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百亿工程建设,探索“城镇公寓+失土保险”安置模式;三门东屏水库积极探索城镇化安置新模式;主动配合做好宁海清溪水库动迁安置工作,助推宁海社会经济发展。二是实施移民避险解困安置工程。做好黄岩区头陀镇元同村首批省级移民避险解困示范安置小区建设,加快谋划元同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加速移民融合融入。加快推进黄岩区北洋镇泥河岭村移民避险解困安置区建设,加快推进临海市邵家渡街道年坑村、温岭市滨海镇长安村等重点移民村移民二次搬迁项目,实现移民异地搬迁共同富裕。三是实施重点水库移民安置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工程。全面排摸滩坑水库、长潭水库、牛头山水库、下岸水库等重点水库安置遗留问题,重点解决宅基地、生产用地产权不明晰、归属不明确等突出问题,保障水库移民享受村民同等待遇的合法权益,确保移民和谐稳定。

2.实施新时代和合美丽移民村创建专项行动,美丽村居融合一批。扎实推进新时代美丽移民村建设,以重点库区、重点移民村为工作重心,以提升人居环境为目标,高标准打造美丽库区、美丽移民村、移民特色文化示范村。一是精心打造八大美丽库区。以长潭、牛头山—溪口、里石门—龙溪、下岸、湖漫、太湖、佛岭—秀岭、佃石等八大库区为重点,统筹做好“水生态保护、人居环境改善、移民共同富裕”三大文章,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飞地经济,打造八大美丽库区。支持黄岩长潭库区打造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示范库区、临海牛头山—溪口库区打造民宿农家乐示范库区、天台里石门—龙溪库区打造全域乡村旅游示范库区、仙居下岸库区打造移民城镇化示范库区、温岭湖漫库区打造移民未来乡村试点库区、温岭太湖库区打造移民抱团发展示范库区、黄岩佛岭—秀岭库区打造飞地经济示范库区、三门佃石库区打造红色旅游示范库区。二是打造移民特色文化示范村。充分挖掘移民村人文底蕴,扶持一批移民特色文化村,弘扬台州移民精神。重点支持椒江区大陈岛建设继承大陈岛垦荒精神移民文化村、黄岩区建设一批传承长潭建库精神的移民特色文化村、天台县建设一批弘扬和合文化移民特色村、三门县亭旁镇芹溪村建设红色革命精神移民文化村。到2025年,全市建成20个移民特色文化示范村。三是打造新时代美丽移民村。以村庄清洁化、景观化、社区化“三化”为标准,高质量推进美丽移民村建设。打造具有完整的环卫设施、布局合理的管网系统、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置、实行长效管理的污水处置、无明显污染源的清洁化移民村。打造村庄规划统一、房屋外立面协调美观、杆路线路规范协调、村内道路硬化率、路灯亮化率和道路庭院绿化率均达100%的景观化移民村。打造基层组织富有战斗力、文体设施配置齐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义务教育、养老服务和兜底保障覆盖面均达100%的社区化移民村。到2025年,全市建成200个新时代美丽移民村。

3.实施移民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专项行动,集体增收发展一批。落实“移民物业经济、特色产业发展、优质股权购置”三大发展途径,壮大移民村集体经济,助力移民村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现代化。一是集中资源大力发展移民物业经济。充分激发物业经济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以老库村、后扶村、移民集中安置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移民村为重点扶持对象,全面实施“多村联合、异地发展”集体经济抱团发展项目。以购置或新建改建标准厂房、商铺写字楼、专业市场、仓储设备等优质物业为重点方向,大力发展移民物业经济。重点支持黄岩、临海、温岭、椒江、天台、仙居等移民人数1万人以上县(市、区)向上争取移民共同富裕示范项目省级资金。鼓励和支持天台、仙居、三门等山区县实施“山海协作”飞地经济物业项目。二是借力消薄政策收购优质股权。坚持稳健收益、低风险原则,对接当地消薄政策,扶持移民村通过收购消薄园区、农信系统、小型水电站、光伏发电站等本地优质股权,实现移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到2025年,全市移民物业资产实现超5亿元,打造50个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移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示范项目,50%以上重点移民村年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三是集中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生态优势、资源特点,重点扶持乡村休闲旅游、特色高效农业、来料加工等项目,打造“一库一业”、“一村一品”的移民特色产业。重点打造椒江大陈岛海岛红色革命旅游、黄岩长潭库区特色农业、临海牛头山库区民宿、温岭湖漫库区休闲观光、天台里石门库区乡村旅游、仙居下岸库区高效农业、三门佃石库区红色革命旅游等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格局。

4.实施移民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就业创业转移一批。通过“创业贷款贴息、学历教育奖补、职业技能培训”三大举措,实施“百千万”三大工程,提高移民创业、择业、就业三大能力,实现就业创业增收。一是实施移民创业贷款贴息百万工程。完善移民小额创业贷款贴息补助政策,解决移民创业“贷款难、还贷难”两大难题,提高移民创业抗风险能力,提升移民创业成功率。计划到2025年,全市安排移民创业贷款贴息800万元,支持2000名移民创业。二是实施千名移民大学生培育工程。制定移民学历教育奖补政策,鼓励和激发移民就读大专院校的热情,提升学历教育水平,实现择业就业一批。计划到2025年,全市培育移民大学生2000名。三是实施万名移民职业技能培训工程。开展村企合作、政企合作,通过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菜单式就业能力培训,重点开展来料加工、家政月嫂、消防资格证、电工焊工、特种设备驾驶、专业种养殖等适合移民就业的培训项目,推进培训上岗一体化。对接人才市场、用工企业,举办新建水库移民专场招聘会,解决移民求职难题。计划到2025年,全市培训移民1万名,举办移民招聘会20场,确保每个移民家庭至少有1名家庭成员实现转移就业上岗。

5.实施移民共同富裕带头人培育专项行动 ,实现能人创富带动一批。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家、专业大户、乡贤能人等先富移民的“传、帮、带”作用,带动更多移民共同富裕。一是实施移民共同富裕带头人培育工程。全市设立移民共同富裕带头人培训基金100万元,高标准开展移民带头人培训,带动更多移民实现共同富裕。到2025年,全市培育移民带头人500名。其中,移民人数100人以上的移民村培育1名;300人以上的移民村培育2名;500人以上的移民村培育3名。二是实施带头人领富产业体系培育工程。打造“龙头企业+村经济合作社+移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农户+移民”的现代产业组织体系,让移民从村民变“股民”。支持黄岩、天台、仙居、三门等山区县(区)培育来料加工经纪人,发展来料加工业,实现移民家门口就业。支持移民跟着龙头企业、专业大户从事大黄鱼、青蟹、西瓜、东魁杨梅、蜜桔、西兰花、中药材、黄茶等高附加值农(渔)业种养殖,擦亮长潭水库移民“追着太阳种西瓜”、下岸水库移民油漆销售、滩坑水库移民家政服务等移民“金名片”。三是建立奖励激励制度。对通过兴办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合法组织带领或吸收一定规模移民创业就业的移民带头人,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的奖励。每年评选20到50名市级移民共同富裕典型,激励广大社会人士带领更多移民实现共同富裕。

6.实施移民精准扶持专项行动,精准施策帮扶一批。建立移民精准兜底保障体系,实施“数字化管理、兜底保障、临时困难救助”三大保障工程,确保保障措施精准到位。一是实施直补人口数字化管理保障工程。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实现数字化赋能移民精准帮扶。联合组织、财政、人社、公安、教育、扶贫、司法、民政、退役军人、慈善、残联等部门,建立并完善直补人口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全市20万水库移民信息实时动态化管理。二是实施千名低收入移民兜底保障工程。设立低收入移民兜底保障基金,对全市1000余名经民政、扶贫部门认定的低收入移民,在享受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叠加享受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家庭教育援助、危房改造补贴等移民精准保障措施。三是实施临时困难移民救助工程。建立临时困难移民救助制度,对因病、因学、因残、因灾等导致临时困难移民,开展大病医疗救助、中高等教育补助、残疾康复托养补助、临时困难救助等移民精准帮扶措施,帮助临时困难移民尽早脱困。

三、保障措施

7.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要坚持党对水库移民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水库移民工作评优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移民部门牵头实施、多方共同参与的移民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工作机制。市级做好工作部署、指导服务、检查督评等工作;县级负责做好规划编制、政策制定、项目实施等具体实施工作。县级移民主管部门党组每年至少研究移民项目计划、重点突出问题等2次以上。

8.推进数字化改革。落实“152”工作体系,以重大需求、多跨场景、重大改革为抓手,健全数据整合共享机制。按照省移民办总设计,做好数据导入,打造深受移民群众爱用的、更加丰富的移民综合应用场景。系统打造“码上办”,形成“一库一码”、“一村一码”、“一事一码”、“一人一码”、“一户一码”五大移民群众办事码。支持黄岩区移民数字化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将数字化改革贯穿移民共同富裕建设全过程,科学制定考核评价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以数字化手段加强监督、评价。

9.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将水库移民工作纳入到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将水库移民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纳入当地共同富裕总体规划,融入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山海协作计划,放入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谋划,借力打力,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各类资源。要通盘考虑水库移民发展需要,主动将水库移民项目纳入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争取各方支持,合力推进水库移民共同富裕。

10.实施分类指导。坚持从移民工作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水库、不同对象特点,加强系统谋划、分类指导,统筹“重点与一般、帮扶与引领、工程与安置、输血与造血、稳住与致富”五大关系,坚持大县大作为、小县有担当的原则,每个县(市、区)明确1到2个创新工作,分别梳理市级、县级重点移民村,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安排占比要超过50%。

11.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水库移民项目化、清单化、表格化管理机制,落实好年度工作七张清单,明确任务责任,实行闭环管理。各级移民部门要根据本行动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形成系统集成、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对标对表,以清单论英雄,以指标论英雄。

12.营造良好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水库移民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宣传力度。要大力宣传移民共同富裕方略和各项政策,大力宣传移民共同富裕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充分发挥移民共同富裕典型事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项目和经验。编制台州水库移民工作纪实,激发社会各界促进移民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移民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良好氛围,讲好水库移民故事。

来源:台州市水库移民工作中心

园区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