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型、优化升级,不管是企业还是市场都对产业园区的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进化成了“产业+基金+运营”的模式,要求产业园区不仅要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的效应,还要在这个集群的共性认知上,形成一个着实有效的资本投融资机制和运营服务机制。
在中国住宅地产、商业地产触碰到“天花板”,呈现下滑的发展态势下,国家及时喊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口号,使得一直默默无闻、低头耕耘的产业园区一下子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撬动内需、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一时间,房地产开发商、互联网巨头、基金大鳄等纷纷冲入了这股大浪潮中,或开发、投资、服务运营,一度使一些在产业园区领域低调了十余年的老牌企业成为行业顶礼膜拜、争相研究模仿的时代样本。
企业需求变化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对园区的要求不再只是停留在原有的层面,不再仅仅满足于办公设施物理空间的提供,人力培训、法律咨询、商标申报等基础服务的提供,以及成长中各个阶段所需要的租金入股、股权投资、PE退出等投融资支持;还要求园区要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要求园区依靠龙头企业的联动效应,使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像紧紧咬合的齿轮一样,滚动循环,形成一个闭环的生态链,使得入园企业能够生长在一片可持续发展的滋养沃土上。
所以,以往那些仅仅是依靠一级土地开发、二级园区物业租售等商业模式赚取经济利润的产业园区开发商们,发展空间将越来越窄。
注重产业运营
产业园区开发商原有的重资产模式存在着资金周转的压力,需要通过快速售卖物业所获得收入来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投资运营或者异地扩张。但随着产业园区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就前端的园区建设速度、规模来看拼不过财大气粗的住宅地产开发企业,所以产业园区开发商只能在后端的运营服务上不断地深化创新,衍生价值。毕竟比起住宅开发企业这些门外汉们,产业园区开发商还是具有对产业属性的深刻认知和把控力。
“产业+基金+运营服务”是目前产业园区运营的主要方向和趋势。产业是核心,是基础,优秀的产业园区在产业层面要符合市场或产业需求,有必要进行合理的产业规划。这些产业园区运营商们通过十余年的深耕细作,已经在熟悉的产业领域的成长机理、发展特性、分化组织等方面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所以能够快速对区域市场做出反应,哪些区域适合哪些产业,或者哪些产业中的哪些环节存在增值潜力,规避了后期“孵化”过程中产生的投融资风险,使得一个产业园区项目呈现良性发展的状态。而且通过后期产业孵化运营、产业投融资带来的丰厚经济利益,也成为产业园区商品牌扩张的破题之路。
强化投资孵化
我们再来说说基金,为了进一步突出“孵化器”的功能,很多产业园区商默默转化成了“投资商”的角色,从最前期对入园企业的租金入股、股权投资到PE退出等阶段性的投资行为,演变成了今天贴近市场前瞻性需求和科技研发技术的前沿,准确把脉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着力处,培育出特色优势性产业,进而通过分享产业中各个环节的红利来获得资本增值,也就是从产业园单个企业的“金融扶持”到产业园整个产业“金融孵化”的升级转型,使得金融不再是工具,而是推动整个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这种形式的园区操作含金量很高,既要求产业园区运营商对所集聚的产业产生的可持续经济效应有足够的把握和理论依据,通俗的来讲,就是专业度,又要求对投融资机制及架构的设计具有严谨的思路和科学论证,使得金融手段的操作能够贯穿园区规划开发建设运营至资产证券化的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实现园区开发的资金闭环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产业园区运营商要改变发展思路,要从“重资产”向“轻资产”的商业模式转型,要一手抓产业、一手抓金融,进而分享产业发展与物业回报所带来的长期资本增值。
来源:国商机构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