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工业园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实施方案

2020-11-27 07:42:45 园区规划方案

2

为做好工业园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推动工业园区改革创新发展,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江西省省级开发区扩区调区和更名管理办法》和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办公室《关于同意庐山工业园区开展扩区和调整区位前期工作的复函》(赣发改办外资〔2017〕6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和“亩产论英雄”导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按照“规划科学、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特色突出”的总体要求,通过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承载能力、强化品牌效应,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知名的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和文体旅新经济集聚区。

二、基本要求

(一)做好规划衔接。扩区调区必须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全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

(二)确定扩区调区范围。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后,形成“一区三园两基地”发展格局,即城东文体旅新经济产业园(东至火焰山、西至神灵湖、南至鄱阳湖岸、北至白鹿集镇,总面积约7. 64平方公里),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东至鄱阳湖岸、西至鄱阳湖南大道、南至都九高速公路、北至蓼温公路,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东至蓼温公路、西至庐山市界、南至G532国道、北至钱蚌公路,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华林板岩优化升级示范基地(东至繁荣村汤家堰、西至蓼温公路、南至蓼温公路、北至丫吉山,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横塘板岩优化升级示范基地(东至钱蚌公路、西至蓼温公路、南至石嘴熊村庄、北至横塘镇界,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

(三)明确产业定位。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后,重点发展绿色建材、文体旅新经济、羽绒服装、医药健康、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配套发展港口物流、商贸服务等产业。其中城东文体旅新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文化体育旅游用品、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鄱湖高新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绿色建材、文创科创、医药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和港口物流等产业;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重点发展羽绒服装、电子商贸等产业;华林和横塘板岩优化升级示范产业园重点发展青石板岩和页岩开采加工等产业。

(四)确定发展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项目带动、环境推动、强化集群、优化布局,形成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结构体系,到2022年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2025年达到500亿元,形成两个以上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占比80%以上。

(五)节约集约用地。扩区调区必须是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不低于350万元/亩,亩均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300万元,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保护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好的工业园区,调入区块优先规划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少占耕地、不占基本农田。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我市扩区调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庐山工业园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婕任组长,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工业园区党工委第一书记吴伟清,副市长危玉球、邹金才,市政协副主席、发改委主任王中信,市政府党组成员、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朱孝文任副组长,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工业园区、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科技局、市住建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朱孝文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开展。

四、工作流程

(一)由市发改委负责向省发改委、九江市发改委行文报告,取得省发改委同意开展调区扩区前期工作的批复。

(二)省发改委批复同意后,由市扩区调区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做好扩区调区可研报告、中长期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情况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新四址范围勘测定界等前期工作。

(三)前期工作完成后,以市政府名义向九江市政府提交调区扩区申请报告,经九江市同意后,以九江市政府名义向省政府提交扩区调区申请报告。

(四)省政府收文后,批转省发改委牵头会同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商务厅等部门办理。

(五)省直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提出扩区调区的审查意见报省发改委。

(六)省发改委汇总各相关部门审查意见进行综合审查。根据需要,可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调区扩区工作进行评审。

(七)条件成熟后,省发改委正式上报省政府审批。

(八)省政府按程序批复后,省发改委将批复文件及相关材料报国家发改委备案、公告。

五、材料组织

省发改委同意我市开展扩区调区前期工作后,市各相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分别做好申报材料组织准备,其他部门积极配合。

(一)由市发改委负责落实庐山市“十三五”规划文本。

(二)由工业园区、市发改委负责落实工业园区中长期发展规划。

(三)由工业园区、市发改委和相关乡镇负责落实扩区调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由市自然资源局、工业园区和相关乡镇负责落实工业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五)由工业园区、市生态环境局负责落实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六)由工业园区、市自然资源局和相关乡镇负责落实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

(七)由工业园区、市自然资源局负责落实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更新报告、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八)由工业园区、市自然资源局和相关乡镇负责落实工业园区新四至范围勘测定界报告。

(九)由工业园区负责落实工业园区基本情况登记表。

(十)由工业园区、市委政法委办公室负责落实市政府关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十一)由市自然资源局、工业园区和相关乡镇负责落实城市(镇)建设规划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园区调整规划图。

六、经费保障

为保障扩区调区工作的顺利开展,由市财政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报市政府同意后安排相关工作经费。

来源:庐山市人民政府

园区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