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与产业的并行发展案例:北京生物医药园区与生物医药产业

2020-03-17 14:24:02 园区规划方案

 作者:前瞻产业研究院 . 陈建挺

全球许多国家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优先发展。从国内来看,生物医药产业自十二五期间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各地方纷纷出台实施一系列扶持政策予以培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8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主营收入达到24264.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主营收入的2.3%。

在产业发展的热潮中,各地政府发现,因为生物医药行业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周期长的特点,通过以园区的形式集聚化发展,可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获取人才、资本、研发和企业资源,从而促进其成长。知名园区包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和济南高新区,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集聚化发展。

然而,如何基于当地特点打造生物医药园区引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各地做法不同效果存在差异?从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2019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和济南高新区位列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前五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综合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均位列第一,领跑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本文通过对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和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代表的园区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城市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提供借鉴。

一、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

从产业规模来看,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整体规模较大,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医药制造业连续多年利润率达19%,居全国第一。据北京市科委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1630.8亿元,同比增长13%。2018年,营业收入达1867.6亿元,同比增长14.3%。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1472.6亿元,同比增长11.5%,北京市已拥有亿元品种100余个,北京医药健康领域源头创新品种全国最多。根据《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展目标要求,到2020年,医药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00亿元,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图表1: 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市场规模

从产业结构,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基础较好,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形成了化学药、生物药、中药、医疗器械等覆盖全产业链的产业格局。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311家,总产值1323.3亿元,主要集中在化学药、生物药、中药等领域,包括诺华、拜耳、默沙东、同仁堂在内的国际领军企业和本土化龙头企业。

从研发实力来看,北京丰富的科研资源和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贡献了全国数量最多的源头创新品种。北京拥有全国最多的医药健康领域国家级科研院所,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70多家国内知名的高校院所;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转化医学中心和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27个,国家及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技术)中心67个。这些机构使得北京医药健康科技创新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全国每年40%的成果诞生于北京。

二、北京市生物医药园区

北京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亦庄生物医药园为主要承载地,高精尖产业资源和环节进一步向海淀、昌平、大兴重点区域集聚,形成“一北一南”聚集区,规模占全市80%,其中北部海淀区和昌平区,以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为核心,形成约440家企业的创新研发集群,规模贡献占比近20%,以国家生物领域重大项目为依托,发展成为国家级生命科学和新医药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基地;南部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为核心,形成约1300家企业的高端制造集群,医药制造工业产值占全市约50%,在高端化药、抗体、疫苗、影像诊疗设备、骨科植(介)入物等细分行业领域引领全国。

1、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是北京市政府、国家科技部启动北京高科技“248”重大创新工程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相关领域研发创新为主要方向的高科技专业园区,2000年11月25日开始园区一期建设,目前一、二期已基本建设完成,三期项目已全面启动。

园区规划:

园区整体定位为集生命科学研发、企业孵化、中试与生产、成果评价鉴定、生物技术项目展示发布、风险投资、国际交流、人员培训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科技园区。一期占地130公顷,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为研发、中试、孵化基地,逐步建立以综合管理区为服务中心,创新孵化区为发展中心,中小企业区及研发区为技术开发与创新中心,试生产与医疗服务区为产业中心的总体格局。二期为医疗服务与产业化基地,占地130公顷,建设规模约82.8万平方米,规划分四个功能区,即医疗区、产业区、公共配套设施区和市政配套设施区,使一期研发功能和二期临床研究形成互动。三期项目建筑规模约360万平方米的,将重点建设“健康、人才、科技金融、创研、智造”五大功能区,为园区提供提供超过100万平米的居住空间,100万平米的产业空间和60万平米的商业配套空间。

服务体系建设:

为加强产业促进和培育体系,园区加强软环境建设,已初步建成产业促进服务体系。专业技术平台服务体系指依托生命科学园旗下孵化器公司,建设药物分析和筛选平台、蛋白质技术平台、试验动物服务平台等多个公共技术平台,以及生物芯片技术服务平台、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平台、基因测序服务平台、干细胞技术服务平台等多个技术平台。特色产业服务体系包括特殊物品和动植物源性生物材料“一站式”进出境检验检疫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等。

图表2: 生命科学园服务体系建设

园区成效: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生命科学研发和产业聚集区,形成完备的项目申请—筛选—孵化—毕业机制,集聚约440家企业的创新研发企业,包括创新药领域如百济神州、西比曼、科信美德、博雅辑因等,基因检测领域如博奥集团、诺禾致源、卡尤迪、吉因加等,落户了7个国家重点工程中心和实验室,吸引了1万多名技术人员,形成了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基础研究机构,以博奥生物等为代表的中试研发生产企业,以新时代产业集团为代表的生产流通企业,以北大国际医院为代表的终端医疗机构,构成 “基础研究-中试研发-生产流通-终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国家级生命科学和新医药高科技产业的创新基地。

园区提升:

为推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提升,北京市委托罗兰贝格公司对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估,依托评估模型分析北京和园区在相应要素投入及成果产出上的量化优势与差距。最终制定《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年提升计划》及《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公司组建方案》,聘请国际化运营管理团队运营和服务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建设。

2、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北京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基地”的核心内容,也是开发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的主体,项目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总投资9亿元,2011年10月18日投入运营。

园区规划:

园区总建设规模17.8万平方米,定位为打造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为开发区及生物医药园区内的生物医药类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服务;为国内外生物医药类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和海外归国学人提供发展空间;完善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链、形成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树立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整体形象,由商务中心、孵化中心、中试中心、中型企业楼和地下室等建筑组成,设计采用仿生DNA生物链的形式,所有中型企业楼沿动力设备轴螺旋布置。商务中心设有银行、餐厅、展示厅、会议室、多功能厅及报告厅等设施,主要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商业配套服务。孵化中心设有公共仪器测试服务中心、试剂耗材供应中心、洗消间及90多个孵化单元,主要为企业研发活动提供有力的条件支撑

服务体系建设: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致力打造多功能、全过程、高端化的生物医药创新服务体系。园区设有公共测试服务平台、中试服务平台、CRO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试剂耗材供应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和会议会展服务中心,形成了专业技术、条件支撑、成果转化、政策支持和公共基础五大服务体系。

园区成效: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目前入驻生物医药企业已达180多家,以同仁堂、悦康药业、泰德生物为代表的北京地区龙头和骨干企业,以拜耳医药、第一制药、安万特制药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生物技术集团研发中心等在内的知名生物医药研发和监管机构,形成了从新药研发到中试生产、临床前研究、注册审批再到产业化生产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园区的发展也带动了亦庄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促使高端企业在亦庄落户发展。2018年,亦庄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产值466.4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20家亿元企业完成产值462.3亿元。

3、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是2002年北京市政府将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四大重点产业之一而建设的产业基地。2002年12月31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建设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的通知》,正式决定在大兴工业开发区建设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2006年园区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批复为北京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园区规划: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一期产业用地9.67平方公里,由研发与企业孵化区、生产加工区、贸易物流区、生活服务区构成,通过重大项目引进和项目落地、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土地储备及发展空间拓展、规划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将园区建成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检测决策中心、国家疫苗、抗体药物产业基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产业中心、国际化创新企业聚集中心。到2020年,园区在已成区域的基础上完成南扩区开发建设和项目布局,力争打造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建成面向pharma3.0时代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园区,引领和支撑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

图表3: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发展规划

服务体系建设:

园区加强软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建设七大平台,包括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建立国家级新药技术共享平台、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国家级中药文化和大品种平台、依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建立国家级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检验平台、依托国家兽医微生物中心建立国家级动物药检验平台、依托龙头疫苗企业建立国家级重大疫病防治平台、建立医疗健康和远程诊疗平台、建立基于基因特性的个体化药物给药技术研发平台。

园区成效:

大兴生物医药基地已经拥有3000余家企业、单位入驻,形成了以药证审批与医药研发为核心板块,以生物制药、现代中药、创新化药、医疗器械为主体板块,以保健品、化妆品与兽用医药疫苗为拓展板块的“1+4+2”特色产业基础,包括以悦康药业、新和成等为代表的创新化药企业,以民海生物、卫信生物等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企业,以同仁堂、以岭药业等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企业,以热景生物、怡成生物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企业,年总收入达到280亿元。

三、对中国其他地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借鉴意义

1、提供符合生物医药项目特点的空间形态和功能

在园区规划设计上主要考虑生物医药专业化需求以及降低企业创业成本等因素,除了传统的办公楼和厂房外,还规划实验区、孵化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三大园区都在其园区规划中规划有孵化中心、中试中心等符合生物医药项目特点的空间形态。

2、突出人才培育、资金支持的服务体系建设

生物医药产业需要高效配置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所以构建完善的生物医药服务体系至关重要,服务体系需涵盖了生物医药研发全过程所需的设备设施与服务。北京亦庄生物医药园组建了一支由海归博士后领衔、团队成员以博士和硕士为主的高水平服务队伍,建立“以我为主,高水平外援加盟”的平台服务合作模式,并且构建一个生物医药金字塔型的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生命科学园在其园区同样构建了七大服务体系,注重园区对园区人才的吸引和园区企业资金的支持。

3、注重综合评估实现园区提升

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客观条件变化等因素从而阻碍产业发展,所以需要不定时的评估园区现状从而做出调整。比如北京市对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估,依托评估模型分析北京和园区在相应要素投入及成果产出上的量化优势与差距,并制定相应提升计划。

更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生物医药园规划

园区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590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