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产业园分类及具体案例分析

2020-01-23 09:30:14 园区规划方案

航空产业园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2016年5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通用航空器达到5000架以上,年飞行量200万小时以上,形成一个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得益于国家战略与政策的支持,近几年航空产业园增速较快。

截至2018年底,我国航空产业园数量为84家。从目前我国航空产业园区建设现状来看,大致可以将航空产业园区分为三类,分别是采用“核心基地+生产区”模式的以航空制造业为主导的制造型园区;采用“核心基地+服务区”模式的以航空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型园区和以“核心基地+生产区+服务区”模式的综合型园区。

图表:我国航空产业园区按模式及主导产业分类

航空产业园

1、制造型产业园

制造型产业园采取“核心基地+生产区”的模式,以通用飞机设计研发、整机组装及零部件生产为核心,主打发展通用航空飞行器制造、总装一体化园区。当前,全国大部分的通用航空产业园都采用“制造业先行,运营服务随后”的路径。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具有一定产业基础和航空基础的地区。

2、服务型产业园

服务型产业园采取“核心基地+服务区”的模式,以通航作业、飞行培训、飞行旅游、私人飞行、飞行俱乐部、航空物流和FBO(固定基地运营商)等通用航空运营与服务为主。该模式以通航机场为依托,机场服务等技术部门为支持,全面覆盖通航服务的中下游产业。这种模式适用于区位较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较高,经济实力强的地区。

3、综合型产业园

综合型产业园采取“核心基地+生产区+服务区”的模式,涵盖通用航空器制造、通航运营、通航服务、大型商业开发和地产(通航小镇)开发,包含上游研发、制造和中下游通航服务的完整通用航空产业体系。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构建起集设计生产、维修服务、市场开发、飞行培训及通航运营为一体的产业集群,有利于带动上中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由于该模式包含完整的通航产业链,因此必须立足于当地的经济、产业的发展状况,并与当地未来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相协调。

通过对现有的航空产业园区运营模式、规划方案进行分析,我国航空产业园区以航空制造业为主导的制造型园区占据主流,共计44个,占全部园区数量的52.38%;其次是采取“核心基地+生产区+服务区”模式的综合型航空产业园区,共计23个,占全部园区数量的27.38%;以航空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型园区数量最少,共计17家,占全部园区数量的20.24%。

图表:2018年中国航空产业园区市场结构(单位:%)

航空产业园

前瞻产业研究院致力提供统计调查、产业研究、产业申报、产业规划、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布局、空间规划、园区招商、产业落地运营、产业资本设计、产业大数据平台搭建等解决方案。

园区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