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为了寻求更好的土地资源和看上去更低的风险,众多开发企业纷纷入局产业地产,但由于盈利模式尚未清晰,诸多企业的营业收入仍大部分来自于物业销售的收益。我国目前产业园区发展如火如荼,但产业园的开发周期长,前期投入特别巨大,且受政策等方面的影响较大,能否盈利成为考验企业成败的关键。
虽然产业园以产业为依托,但在企业的账本中,多数盈利的大头还是来自园区内的卖房子的收入。
传统园区盈利模式主要依赖土地收入,不过这种模式已经逐渐走进瓶颈,大量园区运营处于盈亏平衡或略有亏损的状态,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分成、政府的各类补贴和转移支付。而为了招商引资和吸引产业入驻,各地园区在土地、税收方面又采取很多减免的优惠政策,这致使园区自身的收入和盈利能力更加脆弱。园区主要的盈利模式类型有以下四种;而产业园区的盈利点大致也可概括为土地出让资金收益、有偿出让无形资源收益、税收收益、经营所得利润等四类。
图表:产业园区盈利模式类型
图表:产业园区盈利点分布情况
产业园区一定是根植于产业,服务于产业,地产只是载体。目前中国的盈利模式都还停留在原始的农耕阶段,最好的也就是种瓜得瓜,当然更多的都只是得了瓜子。然而真正想做到孵化产业并从中盈利,又需要这片土地具备产业生根发芽的生命力与孵化培育能力。产业投资、产业基金,这些又与当地产业环境、政府思维、政策导向密不可分。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