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同质化 智慧园区发展大势所趋

2019-03-25 11:09:42 园区规划方案

智慧园区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中国园区走向快速发展时期,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区、高新科技园、农业园、文化创意园层出不穷,早已成为城市的一张新名片。然而,随着园区的不断增多,各地园区也逐渐显现出同质化的尴尬境地,招商难、入驻率不足等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与园区井喷式的发展现状息息相关。据了解,截止2013年国家级工业园区已经有400多家,其中高新区114家、经开区215家、出口加工区63家、边境经济合作区16家,如今已经过去6年,相信数量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目。众多园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驱动下,盯着一些发展势头较好的产业下功夫,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各地园区的产业布局十分雷同、产业特色不明显,服务内容同质化,使得各地园区分散了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园区品牌效应,也使得园区的持续发展大打折扣。

如何化解园区发展中的“瓶颈”?

“智慧”成园区突围利器

在园区转型升级、“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代背景下,“智慧”成为不少园区突围、升级的创新路径。智慧园区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政府、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交互方式,提高交互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实现更加智能运作的园区,成为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园区即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使园区智慧化,从而提高园区的管理、办公效率,提升员工在园区内的生活质量。智慧园区具有创新、融合、绿色、可持续的特点,通过泛在服务、智能管理、个性化应用、资源共享、技术创新使园区更加智能,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园区的服务对象众多,包括政府、企业、创业者等,以前的园区服务类型和服务对象比较单一,要么考虑单体,要么考虑一种服务。现在将其看成一个整体,对其需求进行整体考量,将园区服务分为企业服务、公众服务、创业人才服务、园区运营、智慧政务、基础环境、基础支撑7大类,实现园区服务的一体化,响应速度更快、灵活性更强,园区运作更加智慧。

此外,由于入驻企业迫切需要整合社会化的服务资源,智慧园区通过信息化手段聚集服务主体,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产学研合作、项目申报等多元化的服务,实现园区服务的社会化,促进资源共享,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增加园区服务的软实力。

“互联网+”加快集聚效应智慧园区描绘的“蓝图”十分美好。但是,智慧园区在落地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园区布局精准定位,用好信息化手段,除去智慧园区发展路上的“障碍”。

智慧园区在规划和建设之时,应该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园区的发展目标,并利用园区特有的人文、科技、自然等资源优势,吸引关联度较高的企业入驻其中,产生集群效应,进而形成产业群。在与园区资源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放大这些相关企业(产业群)的生产力,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与此同时,随着区域经济差异化逐渐缩小,招商引资竞争呈现愈加激烈的态势。在这种“狼多肉少”的新常态下,产业园急需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机遇,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嫁接互联网产业,推动互联网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不断深化。

园区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3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