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出现新的变化,供给不适应需求变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当前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产业发展面临重大变革、产业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期下,再延续传统“满足市场供应需求、依据需求组织生产、预判需求布局产能”发展方式,既无法实现健康发展,也无法抢占市场需求预期的先机。因此,传统产业园区的发展不能仅仅满足阶段、局部的需求,而应该要从满足现阶段发展或已有的发展需求,向引导、引领需求进行转型升级。
一、产业智能化改造
利用工业4.0技术,打造智能化、柔性化、开放性平台。
近年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出现了质的变化,工业4.0时代的到来,传统工业园区要加快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从单个企业运营看,主要包括建设智能车间、机器人替代人、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等。
从园区整体看,以产能重组和互联网制造的理念,整合原有企业装备与社会化创客,可以打造智能化、柔性化、开放化的共享制造平台,并可以为周边企业、创客团队提供技术改造、小试中试、技术检测、资金融通、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
二、产业高端化发展
产业技术升级、品牌服务升级,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化延伸。
第一个路径是产业高端化,这是传统工业园区优先要考虑的路径。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夕阳的企业。通过对园区企业的筛查,总是会发现有潜力的企业或是有梦想的团队,然后以大力度支持其升级产品技术、品牌服务,或者促进其兼并重组。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分析现有产业链的高端方向或拓展方向,可以有选择地促进企业裂变、培育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链位置,向价值链高端靠拢。
三、科创经济培育
打造科创经济载体和环境,无中生有推动产业升级。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科创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受追捧,不仅有各种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还有来自国企、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这是一次普惠型的盛宴。
瞄准新兴产业,通过“无中生有”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以增量产业带动存量产业转型升级,可以推动整体产业的突破发展。
对于传统工业园区来说,要努力打造科创经济载体和环境,一是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和科技加速器;二是吸引科研院所分支机构、公共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建立公共技术平台等;三是引进多元化的创新人才,打造互动交流平台,促进跨界创新。
四、创意经济发展
植入文化和创意元素,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国家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将数字创意产业列为五大10万亿级产业之一,给予高度关注。产业融合、科技创新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能够催生出许多新产业、新产品和新服务。
在传统工业园区中融入文化、创意相应元素,将会极大增加园区的吸引力,这些元素可以小到现代艺术雕塑,大到现代艺术馆、社交体验式书店、文化创意产业园。
五、服务经济发展
挖掘服务业市场机会和资源优势,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
传统工业园区多有重生产、轻生活的问题,这也为后来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一般来说,有三类服务经济可以发展:一是生活商贸型服务业,如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社区服务等,这取决于园区集聚的人口和流动人群;二是产业服务型服务业,如仓储物流、会展商贸、教育培训、技术服务、检验检测等,这要看园区的产业集群规模;三是主题消费型服务业,如医疗健康、汽车后服务、文化体育、养老养生、旅游度假等,这主要取决于园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和资源禀赋情况。
服务经济还有一个重大机会就是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有条件的园区,应积极探索服务业的扩大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业态,打造跨境电商、新兴金融、服务外包、国际医疗等服务业集聚区。
六、产业循环化发展
推进绿色化、循环型制造,放大循环经济效益。
产业循环化发展,既能够更好的实现环境保护,也能够提升产业经营效益。传统工业园区推进绿色化、循环化发展,不能囿于园区的红线范围,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产业间耦合系统,包括资源综合利用、原料综合利用、清洁能源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四个层面。
七、产业组织化创新
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模式,重新构建产业组织生态。
在工业互联网的冲击下,未来的产业组织形式将发生剧烈变革。企业联合可以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形成以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共同参与、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合作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进一步分解和重新组合,衍生了平台经济、产业众筹、众包等新的模式。
传统产业园区应充分利用原来积累的产业资源,包括不同企业的产品研发系统、检验检测设备、数控设备等,搭建联合的产业服务平台,实现优势互补。这里面也可以将园区外面的产业资源整合进来,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圈。应鼓励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对接上海、深圳、北京、硅谷等地,组建跨区域产业联盟网络。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