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践证明,航空产业园区的发展为培养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地方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资料显示,其投入产出比是1:10,就业拉动是1:12,10年以后这组数字还要翻番。
航空产业园是结合飞机制造业及相关产业链对生产、研发、运输等环节的特殊要求,通过全面提升航空系统集成能力,形成完整的航空产业体系及相对集聚的航空制造业集群,建设以飞机生产、加工、研发以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截至2018年初中国运营的航空产业园数量达到36个。
航空产业园是以飞机生产制造为主轴,带动零部件加工、改装维修、机载设备、航空新材料、航空旅游和航空教育培训等产业,重点构建由主干产业、分支产业和配套产业构成的产业发展结构。在产业结构上以各航空产业板块形成各自较为完善的航空生产体系,且相对比较集中,自主配套率较高。
中国航空产业园相关政策:加快人才建设与技术创新
为支持加快中国航空产业园的健康发展,2017年以来,民航局、交通部、工信部等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十三五期间,主要重点放在人才培训教育建设和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上。通过打造民航基础技术研究基地、应用技术开发基地、核心技术产业基地、成果转化效益基地和创新人才发展基地的方式来促进中国航空业发展。
2018年中国航空产业园最新动态
随着近年来中国航空产业重点项目不断取得突破,我国的航空产业基础不断发展壮大,航空产业集群也开始快速成型。以C919大型客机的研发生产为例,在总装基地的带动下,上海正在形成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南昌航空工业城形成C919等大飞机前中后机身生产能力。2018年以来全国航空产业园相关招商引资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航空产业园发展存在问题:存在定位不清,市场结构失衡现象
目前,国内部分航空产业园产业定位同质化严重、园区盈利模式单一,只注重企业数量,忽视了产业连接,致使引进的企业大同小异,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园区,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此外,部分通航产业园盲目求全,从航空器研发一开始就进行全价值产业链布局,容易形成产难过剩,也容易造成内部竞争,不利于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由于国内航空产业园建设主要处于政府引导状态,有外力促成的企业群之间关联度不高,影响企业后期互动,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更难以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链条,容易造成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想象。我国现阶段航空产业园的市场产品主要是航空器生产、制造、销售等方面,产业园的产品差异化程度低,同质竞争现象普遍,市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中国航空产业园典型案例经营情况分析: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园
西安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围绕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产业链、产学研相结合的航空航天产业园区。其中,西安阎良航空产业园结合优势产业培育龙头核心企业、拉长军民两用科技园区的产业链条,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为中心,在支持龙头核心企业的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产业化,注重培育相关配套的企业,拉长产业链。西安韦曲航天科技产业科技园区是以龙头军工企业为核心形成的园区,即围绕大型军工企业形成军地两用型产业园区,以航天科技产业为主导,其产业定位是以发展航天科技产业聚集及军转民为支柱产业,能够发挥航天高科技的优势、促进航天科技企业的民用产业发展,拉动纵向产业链发展。
2017年1-11月份,西安航空航天产业进行园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31.69亿元,同比增长27.2%,重点建设项目投资64.39亿元,城建投资9.52亿元。航空工业园2017年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6.15亿元,引进内资78.1亿元,外资0.48亿美元,实现进出口额49.61亿元,同比下降3.5%。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