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是早期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大多数由再生资源企业聚集而成,区内企业以获取再生资源为生产经营目标:二是后期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多数是各级政府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而投入兴建的,这种模式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在获取再生资源的同时,担负起社会的经济循环功能。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0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其中对循环经济做了明确的界定,强调了“再制造、再循环、再利用”3R原则的含义。此外,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转变”。这些政策都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的引导和法律上的支持。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指导下,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也需要跟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拥有很好的发展机遇,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在机遇面前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如资源利用率不高、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水平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步伐。寻找实现快速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途径,需要首先把握好园区的产业战略发展,把园区的产业链做长、做细,形成纵向和横向的良性、健康的发展路线。
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建立的一种新兴工业组织形态,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改造产业系统,以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梯级利用;通过建立产业系统的“产业链”形成工业共生网络,以实现对物质和能量等资源的最优利用,最终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系统。它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之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形态。
从组织形式上来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由若干企业组成的生产群落,企业之间通过对能源、水、材料等环境资源的综合管理与合作,促进环境和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多赢。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目标是在最小化参与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同时提高经济绩效。当前,循环经济工业园已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广西、广东、安徽、天津、江苏、山东、河南等地都相继进行了循环经济产业园的规划和实施,并且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1年7月发布的最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名单,已通过验收批准命名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有13个,已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有41个。
这些园区的建设根据所在地的工业特点,结合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的理论,形成了具有各个园区特色的产业类型和发展模式。实现了各类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利用,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缓解了当地居民的就业难问题,对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践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针对国内一些产业类型比较突出、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发展规模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通过资料搜集和整理,可以看到目前我国部分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产业类型、生产能力和规划面积。
通过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各个产业园区都有各自独特的主产业类型,而且生产能力主要是年拆解能力都相对很高,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使得产业园区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政府政策角度来看,对于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大力支持,园区的规划面积也在不断扩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拥有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从产业类型的角度分析,各个产业园区的产业类型都比较集中化、单一化,如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的产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废旧电子信息产品、报废汽车、橡塑加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以及废弃机电产品精深加工与再制造等五大产业上;山东青岛新天地生态产业园区的产业类型主要是集中在固体废弃物存储和处理上;山东临沂再生塑料产业园的产业类型主要是集中在对于废旧塑料的回收加工和利用上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产业获得的材料大多数还处于初级原材料,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企业之间的业务呈并列式,基本上没有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和企业之间的规模经济,欠缺区域资源循环功能。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完成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尽快地实现产业园区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土地的投入回报、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方的经济回报等问题日益提上日程。通过土地出让取得收益可以偿还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但是入园企业购地建设投入的多数投资来源于商业信贷,客观形成了债务转移,最终也需要通过实现经济效益来偿还。一个不容忽视的而且是十分紧迫的问题就是产业园区建设投入的巨额资源如何尽快获得应有的回报。这对于每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都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必须重视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尽快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例如,对于天津某循环经济产业区中现有的主导产业是废旧机电产品拆解业,现在依然面临的资源购入量增幅小、购入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的问题突出,而且国际市场上的其他国家争夺资源的形势、国内南北地区无序竞争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因此,以获得铜、铝为主要的废旧机电产品拆解业正在面临着变成微利行业的挑战。产业园区的其他主要拆解产业包括废旧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等主要的拆解物是钢铁、塑料,规模小、获得的资源经济价值较低,所蕴含的铜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数量也很有限,而且还需要支付处理成本。根据产业总体规划的处理能力,年处理废旧电器电子产品10万吨、报废汽车7万辆,其利用价值按照每吨最高价0.4万元计,也只有6.8亿元。
此外,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在各自的主产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对于产业链中的其他产业也产生了影响,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园区的占地指标紧缺、社会化产业体系不完整、规模效益和产业集聚效益不显着、未建立或者未完善相应的物流配送体系、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相应的法律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成为制约园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当前土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保证,更是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快速发展的保证。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园区企业生产上的规模经济,产业园区中的企业发展要在更大程度上贴近消费者或市场,使得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园区的产业不平衡现象,找出突破口,改善园区内产业链循环。
因此,就目前国内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而言,要想实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产业区的发展与腾飞必须在产业发展战略方面有所突破,找出制约产业园区发展的瓶颈,寻找到新的出路,完善园区的生态产业链,真正达到对可再生资源的“3R”原则(再制造、再利用、在循环)的标准,实现投入少、产出高、能耗小、污染少、能循环、可持续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解决发展道路上的瓶颈问题,实现快速发展,需要调整产业发展思路。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了主要的发展趋势,在工业园区内部进行循环化也备受重视。循环经济是从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战略性理论范式,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应根据各工业园区实际情况,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园区发展模式。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