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成都医药产业重大项目——药明康德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户位于成都市温江区的成都医学城。药明康德将把成都市作为国内西部战略发展的首选地,拟投资100亿元,在成都医学城打造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生命健康产业园区。
成都医学城定位于医学、医疗、医药“三医融合”,是一座以“产、学、研、医、康、养”全链式发展的产业新城。规划到2020年,成都医学城将形成3到4个产业链条完备的生物医学产业集群,实现全口径生物医学产业规模750亿元;到2025年,全口径产业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像成都医学城这样确定一个主导产业,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的园区正在成为成都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的重要载体。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提出,加快规划建设以天府科学城、成都医学城和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自贸区等为载体的创新型园区,充分利用中法、中德、中意、中韩、新川等国家级产业合作平台,全面整合双创基地、孵化基地,形成一批有显示度和市场影响力的园区品牌。
在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上,成都产业同质化问题被提及,目前成都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同质化率分别达到47%、34%、28%。
产业园区同质发展主要指不同类型或相同类型园区在功能定位、产业方向、政策设计等方面趋同的现象。在产业方向和产业结构上,主要表现在主导产业集中于少数几个产业。
这种同质化竞争削弱了区域竞争力。从区域一体化发展看,一个地区发展潜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区域内不同园区彼此分工、合作和要素配置与流动的程度,取决于不同区域的功能培育与个性塑造。由于各种类型、各级别的园区产业结构趋同,定位模糊,导致同一地区不同园区趋向相互竞争,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削弱了园区间相互合作、功能互补的基础条件和可能性,制约了区域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推进差异化布局。按照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功能分区,科学定位20个工业园区、10个工业集中区的产业方向,制定园区产业发展目录和规划建设导则,创新园区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优势产业、优秀企业向特色园区集中,引导优质资源配置向特色园区倾斜。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提出,充分利用存量资源,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产业园区“二次开发”,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和主导产业,鼓励产业向专业园区集中,引导不符合产业园区定位产业向外转移,原则上每个园区只确定1个主导产业。
据悉,围绕主导产业制定园区产业目录、规划建设导则和针对性的产业激励政策,吸引优质项目、优秀企业和高端要素聚集,做强园区产业特色。未来5年,成都将集中力量打造2~3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产业竞争力的园区,争创1~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10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一批示范性强的智慧园区。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