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体育旅游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2022-06-22 14:00:13 文化旅游政策

1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黔府办发〔2019〕23号)和加快推进全省旅游产业化实现旅游大提质的要求,推动《黔南州体育旅游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实施,指导黔南州短期内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出实招、见实效,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重点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对现有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空间组合,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打造具有黔南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并通过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内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同时促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体育+旅游的模式,增加相对贫困区域群众收入,为在2035年实现《规划》各项目标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行动目标

全面启动全域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依托黔南优质喀斯特地貌资源,以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为突破口,以提升黔南山地户外运动品牌为着力点,整合民族传统运动项目、体育赛事、民族节会、红色文化、康养健身等特色自然人文资源,初步构建起以体育旅游产业为核心,以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并联动相关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为特征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体育旅游人数快速增长,消费规模显著扩大。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创建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示范县、示范点以及黄金线路

1. 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2021年完成龙里县油画大草原景区、长顺县神泉谷休闲旅游区、罗甸县红水河休闲度假区3个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2022年完成都匀市绿博园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同时启动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和全国独竹漂训练基地的创建工作;2023年完成都匀市绿博园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和全国独竹漂训练基地创建,基本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体育旅游目的地。同时,以都匀市绿博园为核心,将独山县拉然小镇景区、福泉市双谷生态体育公园旅游区、贵定县四季花谷旅游景区、荔波县瑶山古寨景区和三层洞酷玩森林极限运动基地连线成片,打造成富于黔南山地民族特色的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群。(牵头单位: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州民宗局;责任单位:都匀、福泉、贵定、龙里、长顺、独山、荔波、罗甸等县〈市〉人民政府,州发展改革局、州水务局、州林业局)

2. 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和引导具备条件的景区和生态体育公园,导入户外拓展营地、水上乐园等体育业态;支持景区将体育项目作为旅游产品进行全时段、全龄段、全方位、多元化开发,将景区建设成体育旅游发展载体。2022年在龙里县中铁国际生态城(巫山峡谷)建成以峡谷户外项目、山地户外项目和营地项目多维体验为特色的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023年完成贵州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荔波县兰鼎山省级森林公园和罗甸县玉湖生态体育公园3个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创建。(牵头单位: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责任单位:龙里、三都、荔波、罗甸等县人民政府,州民宗局、州水务局、州林业局)

3. 体育旅游示范县建设。2021年龙里县、长顺县完成体育旅游示范县创建;2023年都匀、荔波、罗甸、平塘等县(市)完成体育旅游示范县创建。(牵头单位: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4. 体育旅游示范点及营地建设。2021年完成瓮安县猴场镇古邑景区红色文化体育旅游示范点。平塘县天垌洞、爽酷户外营地乡村振兴体育旅游示范点以及龙里县龙里水乡飞跃丛林极限乐园和长顺县中华银杏王林下体育示范点的创建;2023年前完成龙里县油画大草原户外房车营地和惠水县百鸟河户外运动营地的建设。(牵头单位: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责任单位:瓮安、龙里、惠水、长顺、平塘等县人民政府,州自然资源局、州林业局)

5. 特色体育旅游黄金线路打造。积极推动黔南体育旅游黄金游线建设和推广,把黄金游线打造成促进体育旅游生活方式、整合黔南体育旅游资源、塑造黔南体育旅游品牌、推动黔南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引爆点。2023年前完成黔南洞穴探秘体育旅游线路、贵州龙里段滑翔伞体育旅游线路的黄金线路打造。(牵头单位: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

(二)着力打造一批体育品牌赛事

6. 依托“多彩贵州”“奔跑贵州”“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等省、州系列赛事活动,通过优化赛事组织、完善赛事服务、强化赛事宣传等方式提升赛事品质,打造具有黔南自主知识产权,享誉国际国内的品牌赛事。2021年完成以“以体促旅、体旅融合”为核心,以“绿博黔南·康养之州”为主题的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等体旅赛事活动的举办,并对黔南州体育舞蹈季的品牌提质升级;2022年按春夏秋冬四个篇章持续举办好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暨黔南州第五届山地户外运动会;2023年完成黔南体育旅游欢乐季、“奔跑贵州”山地跑系列总决赛罗甸站等赛事的省级重点赛事IP的品牌塑造。(牵头单位: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州市场监管局)

(三)着力培育一批体育旅游市场主体

7. 培育体育旅游产业企业。引导和鼓励都匀、龙里、荔波、平塘、长顺等地户外运动组织发挥资源整合作用,推动体育旅游企业实施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源共享和资源盘活为目标的兼并重组,组建上规模、有实力、业务广的本地体育旅游企业集团;向外招引具有国际国内知名度的户外运动市场主体落户黔南。通过培育和引进市场主体壮大黔南体育旅游产业实力,在户外运动领域形成国际国内知名的企业品牌。2023年都匀、龙里、长顺、荔波、平塘等县(市)每地至少培育1个规模以上市场主体。(牵头单位: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县〈市〉人民政府,州财政局、州自然资源局、州市场监管局、州投资促进局)

(四)着力实施一批营销宣传策略

8. 2023年完成全媒体宣传推广策略。对黔南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营销采用媒体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建立起“线上+线下”的立体营销媒体模式,整合PC端、移动端、广电体系、户外媒体,充分利用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电子邮箱、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博客、播客、维客、手机短信、网络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手机报、网络杂志、抖音等数字化业态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定向推送技术,实施全媒体营销推广策略。(牵头单位: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市〈县〉人民政府)

9. 着力推广和应用“一码游贵州”平台。2023年完成体旅赛事活动在“一码游贵州”平台上的宣传推广和应用,推动体育旅游资源向平台汇聚,为广大游客在景区导游导览、赛事活动安排、旅游商品推介、酒店预订、交通服务、旅游咨询、旅游人数的检测、实时气象监测和气象预警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智慧体育旅游服务。(牵头单位: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责任单位: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州大数据局,州气象局)

四、保障措施

10. 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成立由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州人民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局长为副组长,州有关部门为成员的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州体育局),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二是成立由州、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体育局)、应急局、财政局、卫生健康局、交通运输局、气象局、林业局、公安局等部门参与的州、县体育旅游安全与救援工作联席会议及其办公室,负责对本级体育旅游高危项目风险防控落实与监督,并在处理突发事件、启动熔断机制过程中承担统一指挥和部门协调责任。各县(市)要比照州级成立相应的机构。

11. 加强资金保障。一是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与体育旅游企业合作,提供更多契合体育旅游产业项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质效;二是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体育旅游产业项目融资模式,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专项支持体育旅游产业项目建设;三是建立各级体育旅游产业投资项目库,畅通社会资本进入体育旅游产业、体育旅游产业吸纳社会资本双向渠道。

12. 加强用地保障。一是将体育旅游项目及设施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以真实有效的项目落地作为配置计划指标的依据,保障用地需求;二是对利用拆后土地、低效用地建设体育旅游设施的规划、用地、建设等审批程序予以简化;三是对经批准利用空闲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房地产资源兴办体育旅游产业园区(基地),凡未发生土地使用权主体变更的,原土地使用权类型可保持不变;四是鼓励以租赁、先租后让等方式为体育旅游产业项目供应土地;五是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鼓励土地使用权人利用土地资产以入股、作价出资等方式兴办体育旅游企业;六是土地使用权为各级政府的,鼓励政府以“零租金”形式租赁给有发展潜力的体育旅游企业。

13. 积极落实税费政策。一是落实好体育服务、体育旅游项目经营、体育用品制造等体育旅游企业免征、减征税收优惠政策;二是鼓励体育旅游企业捐赠运动服装、器材、装备,支持农村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对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条件向体育事业捐赠的企业,应按照规定予以扣除或减免相应的计税额和应纳税额;三是体育场馆自用的房产和土地,可享受有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

14.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建立人才交流合作培养机制,加强体育旅游专业型、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鼓励各县(市)、各单位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人才实训基地,培养体育旅游产业急需的应用人才,强化领域核心技术人才、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培育,建立领域专家智库,制定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和培训体系,以人才联动学习的方式,推动山地民族特色体育旅游建设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

15. 加强监管,建设安全应急救援保障体系。一是各县(市)和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体育旅游市场监管机制,由文化旅游体育部门牵头,市场监管、应急、公安等部门配合,加大对高危体育项目及户外俱乐部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管力度;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制定行业标准、准入条件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各县(市)和各有关部门及时做好当地气象监控工作,及时并准确地进行气象预报和预警;四是各县(市)和各有关部门要建立体育旅游安全管理体系和特殊情况下的及时熔断机制,保障黔南州体育旅游产业健康、平稳、快速和安全发展。

16. 突出绩效考核及考评结果的运用。各县(市)政府要把体育旅游工作纳入到旅游产业化考核体系。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日常督导、调度,对工作任务推进滞后的,提请州政府或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领导进行通报或约谈。

来源: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化旅游政策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