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下渚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实施方案

2022-06-14 15:40:07 文化旅游政策

1

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扎实有序推进“下渚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简称“5A景区”)创建工作,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GB/T17775—2003)相关规定,结合下渚湖景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地目标,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精品窗口”,实现建设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的新目标新使命,以“文旅融合共创、生态文明典范”为总体定位,突出湿地生态文明与资源禀赋,紧扣深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核心价值体系,加大景区品质建设,成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度假旅游目的地,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力争三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

二、创建范围

本次5A创建以下渚湖湿地为核心,整合周边资源,提质扩容,在原4A区划基础上创建 5A 景区,主要包括现有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防风古镇及上渚山奇幻谷三大核心板块。创建范围东、南两侧以下渚湖湿地核心保护区控制线为界,西至上渚山奇幻谷西侧控制线,北至下渚湖街道行政区划北侧界线,总面积8.41平方公里。

三、创建目标

(一)全面达标各项强制性指标,确保成功创建

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国家标准评定细则,按照“2020年正式启动,2021年全面推进,2023年争创成功”的总体创建计划,实现5A级景区强制性指标全部达标,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分数在950分以上,景观质量评分细则分数在90分以上,游客意见评分细则分数在90分以上,确保成功创建。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生物多样性”典范

发挥湿地原生态水乡优势,科学布局景区项目业态。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形成“湿地体验+文化传承+农旅融合”的发展带动模式,构建湿地良田镜湖为一体的景区发展新格局。将下渚湖景区建成全天候、全季节、全年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湿地深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坚持保护与利用共进,生态与文化并举,科学保护生物多样性分布,打造集旅游、科普、研究、学习为一体的高质量景区。

四、创建内容

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评分细则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创建工作:

(一)通过景区资源评价

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资源价值要求:一是规范景区范围。下渚湖5A创建围绕湿地核心,包括二都小镇、上渚山奇幻谷(田博园)等范围,形成由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防风古镇及上渚山奇幻谷(田博园)三大核心板块组成的5A发展新格局。二是提升特色文化。进一步强化景区文化主题辨识度,以湿地深生态、生物多样性、防风文化为核心,核心景区充分利用传统湿地文化、鱼乡文化,写好湿地与朱鹮的文章,将传统空间赋予沉浸式体验;防风古镇重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旅融合、文创升级;上渚山奇幻谷重在构建一个“山清水秀、田园错落、百花盛放”的植物博览大观园。三是拓宽市场影响力。策划开展市场影响力较大、富有文化底蕴的节事活动和科普教育活动,强化自然与文化资源保护意识。推进景区宣传“六个一”工程,即一句好的宣传口号、一张好的导游图、一本好的旅游手册、一部好的风光片、一首好的旅游歌曲、一个好的旅游徽标。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同步推进,旅游宣传步入国际化。

(二)整改景区创建短板

1.旅游交通方面。优化改造景区外部交通引导标识标牌,提升景区主干道路环境风貌,整治道路边坡、边沟、桥涵、路肩及沿线村容村貌,确保道路通畅,环境优美。优化景区交通网络,规范各景点景交车站建设,实施景区停车场生态化、智能化和规范化建设。

2.游览服务方面。优化景区游览线路布局和游览环线设置,提升景区游览步道的生态化、安全化、特色化和无障碍化效果,调整游客中心空间布局,提升导游管理和服务能力,强化景区环境卫生管理,实施景区星级公厕改造提升等工程。

3.综合服务方面。优化景点购物场所的容量与布局,提升景区内餐饮环境与管理水平,强化景区内住宿管理,提升防风古镇片区运营能力。稳步推进湿地公园、防风古镇及上渚山奇幻谷一体化建设,构筑多元融合、优势互补的景区综合服务体系。

4.数字化方面。提升景区智慧旅游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重点实施以无线局域网、基础数据库、景区官网、新媒体平台为主的数字化基础建设。提升以景区游客实名登记预约、流量监测、安全预警、运行监控、数据共享为主的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升以在线预订(第三方OTA除外)、在线支付、线下支撑、电子票务、网络营销为主的电子商务能力。

5.旅游安全方面。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常态化公布景区日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最大承载量。编制各景点容量管理制度和运行操作规范,制定景区超载超限应急管理预案,提升实名预约、销售管理、分时分流、分时限流、分时错峰等方面的管控措施和管控能力。强化景区安全管理,提升有关安全游览的宣传和教育能力。

6.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制定景区生态化管理制度,对湿地生态系统、景区空气质量、地表水质量、噪声指标进行测定,并针对雨水、餐厨垃圾、生活垃圾收集与排放等问题,制定相应的优化提升措施。同步提升景观与氛围,对各类标牌实施整改,对建筑物外立面进行优化,对各景点游览区域干扰视觉效果的现象进行全面整治。

7.综合管理方面。全面梳理规章制度,进一步优化电子门票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探索并运行景区一票制或联票制运营模式。组建专门机构,制定专项制度,常态实施专项培训。在游客中心设置网上投诉通道,建立游客投诉处置专门机构,进一步优化景区形象标识标志,完成排他性注册。

8.综合带动方面。以景区提升带动周边乡村,形成整体生产生活转型升级,成就新一轮乡村振兴联动景区发展的复合增长新模式。聚焦“农旅融合、绿色发展”,突出水乡农业特色,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新型业态,打造全国第一个可食性地景。农旅融合互促,以“大地艺术季”展现现代化农业发展样本。

(三)分段迎接创建验收

组建创建资料编制工作小组,并配合专业团队专司景区创建期间的资料收集、整理、编印等专项工作。其中,景观质量评价阶段,编制景观质量评价报告,制作下渚湖景区景观质量申报视频片(8—10分钟)、景观质量汇报PPT。创建验收阶段,编制《评定报告书》《细则说明》《创建资料汇编》等申报材料。

五、实施步骤

(一)筹备阶段(2021年6月—2021年12月)

1.制定创建实施方案。成立德清下渚湖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照标准,梳理薄弱环节,明确创建重点,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全面部署创建工作。

2.制定创建行动计划。制定详细创建行动计划,明确具体创建工作内容、实施方案及时间安排。

(二)创建阶段(2022年1月—2023年6月)

创建期间分为申报材料编制、任务落实、资源评审、全面创建整改四个工作周期。

1.申报材料编制。高起点调整景区总体规划,着重研究产业和运营内容、景区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业态、游线设计、产品提升等问题。完成创建各类专项设计方案,包括游客中心设计、厕所整改、标识系统设计等。编制创建台账及相关资料,包括申报书、评定报告书、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景观质量评分细则、游客意见评分细则、汇报PPT、汇报文稿、视频评审片等。

2.任务落实。对照标准,自查自评,制定提升措施,根据相关规划落实景观提升和建设项目。

3.资源评审。力争2022年8月前,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一轮景观质量初评,并争取进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创建培育名单。

4.全面创建整改。落实督查考评制度,督促各责任单位落实创建任务。严格按照标准,优化项目方案,完善工作细节,推动项目建设。2023年1月底前通过阶段性现场检查,同时对照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三)考核验收阶段(2023年1月—2023年9月)

1.对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整理自检分说明材料,装订成册。

2.模拟验收。邀请专家进行模拟验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3.召开迎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暗访动员会,布置迎检工作,确保全面达标。

4.迎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明察暗访。

(四)巩固提升阶段(2023年10月—2023年12月)

1.总结创建工作。

2.按照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验收提出的意见与要求,抓好整改提升工作。

3.不断深化,创出特色,以5A创建为抓手,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六、组织领导

创建下渚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要求高、任务重、涉及面广、竞争激烈。要坚持“党政领导、街道主体、部门联动、统一有序”的原则,构建德清下渚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领导机制,成立县长任组长的德清下渚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推进创建工作。依据创建标准和各部门职能,将创建工作任务具体分解到各个创建成员单位,并成立若干个专项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七、工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全力抓好创建

下渚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各创建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创建工作与促进共同富裕相结合,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各创建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任务,根据各自职能和责任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整体工作合力,确保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

广泛发动全县各界支持推动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创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下渚湖旅游景区在省级及以上媒体出镜率,及时宣传创建工作进展和成效。围绕下渚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积极举办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和对外推介活动,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建立保障激励机制,夯实创建基础

进一步加强对下渚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的政策扶持,重点在产业发展、土地保障、财政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财政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创建工作,各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统筹推进创建工作。加强用地保障,涉及创建相关的项目用地,优先予以解决。强化人才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抽调专人,专职负责相关工作,各责任单位要将本单位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及骨干力量充实到创建一线,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推进。

(四)加强督查考评,确保工作实效

进一步健全创建工作考核机制,将创建工作列入县对镇(街道)、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建立创建督查考核机制,定期开展检查、督查工作,每季通报各责任单位项目推进情况、难题破解情况和申报开展情况,督促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来源:德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化旅游政策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