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深度研究与探讨

2018-09-19 10:32:48 特色小镇规划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

2016年7月, 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同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 提出要以建健身休闲项目和产业基地为基本依托, 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健身休闲产业基地, 既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 也是健身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所产生的新业态, 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既践行了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 也推动了经济结构转型与优化。

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概况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的宏观背景

根据国内外特色小镇的实践与经验, 大量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集聚而产生的人口与经济集聚效应, 产业融合与集聚成为建设特色小镇的经济学逻辑。在我国体育产业中, 体育服务与产品供给滞后于需求, 供给有效性不足。同时, 旅游行业中创造产值很高的体育旅游业, 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正是直面各自困境的有效举措。在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中, 产业内的技术、市场、企业通过融合产生新的产业平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则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新业态。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提出之时, 正值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体育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与供给的“供需错位”导致体育产品与服务难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使得健身休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所带来的产业集聚、产业专业化形成了有机统一, 优化了体育产业结构, 提高健身休闲产业的所占比重。其次, 扩大体育服务与产品的有效供给量, 减少中低端的供给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因此,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契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两大任务“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成为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内涵阐释

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进行阐述之前, 需先理解特色小镇的内涵。所谓特色小镇, 是指以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为依托, 聚集各类发展要素, 不同于行政建制和产业开发园区的创新发展空间。小镇的建镇基础是以例如健康、旅游、科技金融、制造等产业为基础形成的产业集聚, 以形成具有特色产业生态系统的现代化群落。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的下义概念, 可以概括为以体育产业为基本依托, 聚集体育相关产业, 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体育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 是多元功能为一体的体育产业基地、全民健身平台。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要是基于健身休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 围绕健身休闲产业价值链产生关系的企业与支持性的体系结合形成的产业有机体, 既包括体育运动场所与服务, 又涵盖了旅游观光活动。

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主要特征

深产业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是在特色小镇“一镇一业”的产业定位方针下以运动与休闲为特色产生的, 小镇是以体育为资源, 以观光与体验旅游为手段, 同时以满足健身休闲为目的而形成的。小镇的深度产业融合是以中高端产业为目标, 构筑以健身休闲和旅游为多元要素的新产业链、投资链、人才链等。根据产业融合理论, 健身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渗透与融合, 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及企业策略等要素, 打破了产业的独立地位, 产生了新业态, 从而提高了产品供给与需求的效率。

多功能

特色小镇汇聚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 这是区别于行政镇域和产业园区的显著特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中这四大功能都围绕体育核心产业而融合发展, 从体育产业中延伸出旅游、文化、休闲资源。小镇所提供的体育旅游类服务与产品也包罗万象, 包括体育竞赛表演类小镇、体育观光类小镇、体育度假类小镇、体育养生类小镇等等。同时, 小镇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 例如体育艺术、体育建筑、体育传媒、体育文学等其他运动项目文化要融入小镇。此外, 小镇内要拥有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 既有生活性服务设施的配套, 又兼顾商业性服务功能。

精布局

基于特色小镇要避免传统城镇的“千镇一面”, 以形成“一镇一景”的独特风格,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需追求布局上的精致。首先,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规划与布局应集中连片, 又因体育场地的特殊性, 其场地规划应因地、因项目制宜, 不能单纯地借鉴特色小镇小面积的布局。由此, 小镇的“精”应体现在其设计与布局方面, 小镇的布局紧凑, 避免土地浪费。又因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所具备的旅游属性, 小镇也要从各自功能定位出发, 以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突显了特色小镇高品质的水准。

新机制

“新”指的是制度供给具有创新性, 市场化竞争机制是其持续发展的保障。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拥有灵活的市场竞争规则, 特色小镇的审批不再经由各级部门的多次审批, 而是以“创建制”取代。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与运营中, 引进公私合营 (PPP) 模式, 以政府引导, 加强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 以企业为运行主体,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并引入社会各界的监督, 最终形成“企业主体, 政府服务”的创新运行模式

三、基于产业融合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形成动力

产业关联性是根本动力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从本质上看, 都属于以体验为主要形式, 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 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提供服务的新兴服务业。根据美国产业经济学家里昂列夫的产业分析矩阵模型, 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联性达0.21, 具备很强的关联程度。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联性也随着资源的利用率增高。

消费需求是内在动力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增长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支撑。国内体育市场的消费类型开始由中低端向以体育融合产品为主的中高端转变, 市场需求侧的变化带动了体育、文化、旅游等融合型产品的供给, 促进了体育产业中企业的搜寻行为与整合行为。

技术创新是外在动力

技术是产业之源, 技术创新则是产业创新的前提。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技术融合, 使不同产业之间产生了共同基础, 并使得不同产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化, 从而为产业融合创造了条件。“互联网+体育”的运营模式作为一种技术创新, 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崇礼冰雪小镇在赛事举办与宣传、户外运动旅游等领域, 推出网上雪场预定、培训预约、雪具预订等O2O冰雪旅游服务。例如北京丰台足球小镇引入同步数据分析系统, 在APP上实现场地与比赛的预约, 互联网的技术在小镇的运用, 推动了小镇内的产业融合。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蕴含的产业融合过程

根据产业融合理论,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所蕴含的产业融合过程基本可归纳为技术融合、产品服务融合、组织机构融合、市场融合四个主要阶段。

在技术融合阶段, 技术成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外在推动力。其改变了两个产业传统的生产技术、生产基础、营销手段以及供需流程, 例如崇礼冰雪小镇、河南嵩皇体育小镇等都依托健身休闲产业与旅游产业较高的关联性而形成。

在产品服务融合阶段, 小镇的地理区位、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活动场地等资源既属于体育资源又属于旅游资源, 是产业融合的资源基础, 例如浙江海宁的马拉松小镇, 以马拉松为资源的观光体验服务, 使其兼顾了体育功能与旅游功能。

在组织机构融合阶段, 政府、企业、社会三者形成特定的关系, 政府是政策制定者, 企业是小镇的运营主体, 而社会承担小镇评估、咨询与监督的功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集聚的浙江省对小镇协同治理进行探索与实践, 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对小镇进行效果评估与验收。

在市场融合阶段, 小镇在市场运作、营销渠道、资本运营等方面进行融合, 形成市场知名度高、服务水准高、社会效益好的优质体育小镇IP。江苏与浙江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就走在了前列, 例如南京汤山体育温泉旅游小镇、德清“裸心”体育小镇, 都是行业知名的小镇IP。

特色小镇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