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特色小镇作为特色小镇中的一种,既具备了特色小镇的特点,同时拥有丰富的体育人文资源以及体育产业聚集效应。体育小镇的出现将能够很好的将体育与旅游相融合,既满足了人们休闲旅游的需求,也能够通过各式体育项目的体验达到休闲健身的效果,因此,体育特色小镇将成为发展体育产业最好载体。
目前各地积极建设体育小镇推动因素有哪些,体育小镇常见开发模式是什么,主要类型有哪几种,以及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最大的疑惑或难点?
一、各地积极建设体育特色小镇的主要推动因素
1.国家和地方政策大力扶持
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
2.居民消费需求升级
中产阶层形成,服务消费升级,带来体育消费的巨大空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国办发〔2016〕85号)要求着力推进幸福产业服务消费提质扩容,围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力度,不断释放潜在消费需求。
3.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旅游市场迎来大发展,根据旅游局的统计,2016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次达到4.4亿人次,收入达到3.9万亿,增幅达到14%。
4.体育产业发展推动
“十二五”以来,我国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对于全民健身项目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而“旅游+体育”的平民体育休闲模式更能够被普通人所接受。预计“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规模将达3万亿。
5.特色小镇建设正当时
2016年刮起的特色小镇之风不仅有政府部门扶持推动,更有来自于各行业的投资者的追捧,房地产企业、投资公司、体育产业公司等都成为特色小镇的建设主体,这也比较契合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中所倡导的多元化主体的参与。
二、国内体育小镇主要的开发模式
1.政企融合(事业、产业融合):获得政府政策性扶持资金、与政府以PPP模式共建体育场馆设施;
政策扶持项目有:
• 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项目: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细分为足球场地设施、县级公共体育场、全面健身中心、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多功能运动场、室内冰场),补助额度占投资总额的30%-40%。
• 中央专项建设基金项目:养老服务体育建设。中央专项建设基金投入额度委资本金比例的70%,最终在10%-14%。
• 省基本公共建设资金补助项目:体育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 省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3亿元以上的旅游、文化产业、健康服务业等项目。
2.产城融合:整体开发、地块升值、房产收益;
产城融合主要是整体开发,不仅投资单个的体育建设项目,同时也承担了城市建设的运营。政府将城市具体的建设经营交由专业化的企业,多数的公共服务的供给,通过骨干服务来实现。
政府只是城市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这是经营管理分开的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在资本的融资,产业招办和城市经营方面优势。实现政府管理服务,企业专业化运营,市场化主体创造价值的有机统一。
3.行业融合:体育+旅游+养生+文化;
当前市场中体育产业尚处于高投入低回报阶段,要实现稳定盈利,必须采取“体育+”模式,推动行业融合发展。比如采取“体育+旅游”,“体育+文化”乃至“+N”的产业集合,将与生态优势密切相关的多项产业融合发展,以体育为端口、以旅游引人气、以文化为特色、以产品为赢利点,产生足够大的范围经济和品牌效应。
体育是一张名片或者是一个端口,通过旅游产业吸引民企,以文化为特色,以产品为盈利点,能够产生足够大的品牌效应。体育产业目前的盈利状态下,必须加产业融合的效应,才能实现稳定的收益。
4.产业链整合,二、三产业联动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50%处于制造业阶段,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体育产业还有结构升级、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的上升空间;另外一方面,在体育小镇的打造过程中,努力实现二、三产业联动。比如在体育小镇建设过程中,招收体育设备和器械制造企业入住。在体育运动服务区布置体育设备制造商的产品,既是体育运动的体验区,也可作为体育器械设备和用品的展示区。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