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城乡融合发展探索

2018-04-27 17:12:39 特色小镇规划

随着长沙获批国家城镇化新型试点,长沙推出产城融合、产业融合、区县融合、城乡融合的“四驱”发展战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和新发展方式。浔龙河生态小镇是长沙县城乡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按照“城镇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镇”的发展定位,运用“企业市场运作、政府推动和监督、基层组织参与决策、群众意愿充分表达”的建设模式,带着“乡愁”、“乡村”、“城市”、“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成功地整合和最大程度地释放政府行政资源、项目资源,市场资本资源、人才资源、农村自然资源等。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经历五年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套模式,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的发展提供范本和借鉴。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一、小镇概况

1、基础情况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由浔龙河集团与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打造,位于长沙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小镇以浔龙河原生山河资源为基础,结合全球最前沿的小镇规划与本土人文风情而打造的世界级田园综合体,旨在为湖南呈现一个既生态环保又原味浓情的理想小镇。

项目依托生态农业基础,充分结合政府PPP模式,围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宜居城镇来营造乐农、慢游、宜居的生活之境,形成了以景观农业+旅游产业+生态居住为产业核心,以颐养产业、第二居所、亲子产业、文创产业、农业产业为辐射产业的整体布局规划。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

2、地理区位

项目位于长沙县果园镇双河村,区位优势明显,接近长沙市三环,处在长沙县“一心三片”中经济核心区东北部,距长沙县城10分钟车程,距市区25分钟车程,距黄花国际机场25分钟车程。

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土地人口

现有土地总面积11584亩,其中耕地1177亩、林地6645亩、水塘197亩、宅基地573亩、公共道路512亩、其它2472.95亩;有13个村民小组、472户,户籍人口1562人。该村地形地貌独特,整体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特点,即“山多、水多、田少、人少”。

4、自然资源

村内自然资源丰富,山清水秀,大片竹林、树林层岚叠嶂;水系尤其发达,浔龙河、金井河、麻林河三条河流交织环绕,与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形地貌互为映衬。

5、历史文化资源

拥有众多源远流传的民间传说和古迹如关帝庙、拖刀石、义云亭、华佗庙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二、小镇规划

1、产业规划

通过对乡村环境、乡村文化等“乡愁”予以保留,大力发展农村综合产业,形成“教育产业为核心、生态产业为基础、文化产业为灵魂、康养产业为配套、旅游产业为抓手”的产业格局,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栖居,实现全民安居、乐业、乐享生活。

浔龙河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浔龙河项目产业发展成效显现:

教育产业方面:引进北师大附属学校,开发建设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的优质学校,培育园区教育产业引擎,一期规划班级54个,将于2018年9月开学,同步打造童勋营中小学国防素质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营地教育基地、民兵训练营、基层党建培训、特色小镇运营培训、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等多元化产品,形成了融基础教育、研学教育、培训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示范园。

生态产业方面:完成了现代农业基地及加工厂、花木基地、浔龙河麦咭农场建设。

文化产业方面:完成了《浔龙河》电视剧拍摄、创作了长篇小说《浔龙河传奇》,启动了与湖南金鹰卡通频道的合作,成为《疯狂的麦咭》、《嘭!发射》、《麦咭嘉年华》、《麦咭当厨》等影视文化的拍摄录制基地,园区正在筹建田汉文化长廊、田汉大剧院等,深度挖掘和传播田汉文化,并致力于以浔龙河创客孵化平台为载体,打造中国首个万亩生态艺术众创空间。

教育产业方面:将国有建设用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土地进行混合使用、合理布局,加速打造集养老、养生、旅游为一体的康养生态圈。

旅游产业方面:打造完整的研学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和研学旅游体验,形成研学游、生态游、乡村游、文化游、康养游等业态丰富的旅游产品。

特色小镇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