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特色小镇研究报告

2017-12-12 11:21:24 特色小镇规划

一、特色小镇定义及概述

特色小镇现在并无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按照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从内涵上看,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是两种模式,其有着明显的区别。

图表:特色小镇与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对比

“特色小镇” 与传统的产业园区和工业园区有本质区别,是以产业为核心,项目为载体的特定生产、生活、生态区。

图表:“特色小镇” 与传统园区的对比

特色小镇建设与一般的产业园区、景区开发流程类似,主要分为规划咨询、要素导入、 EPC建造和后期运营四个阶段,但由于融合了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个方面,因此在项目的顶层设计上比一般的要求更高,必须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特色小镇发展现状

1、特色小镇被赋予重要使命,国家政策密集出台

特色小镇是在城镇化大背景下提出的兼顾经济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和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新型城镇化方案。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间点,加上中国经济步入新的增长节奏,特色小镇肩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2016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及多个银行陆续出台了多项支持特色小镇发展的金融政策和文件,奠定了全国发展特色小镇的主基调。

图表:特色小镇主要政策汇总

2、首批特色小镇遍布全国,华东地区占比相对比较高

从区域分布来看,首批特色小镇名单覆盖全国所有省市,小镇数量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资源等因素影响比较明显,但是各省份数量差别并不大。华东和西南地区的特色小镇数量最多,分别达到35家和21家。

图:全国首批127家特色小镇分布

3、在国家部委认可推广下,各地加快响应特色小镇建设

浙江是最早关注小城镇综合改革的省份,2014年浙江省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培育工作。2015年1月,浙江省两会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国家住建部、发改委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以浙江和云南为代表,几乎所有省份都出台了本地区的特色小镇指导意见或规划,特色小镇正被部分地方政府寄予厚望,希望能成为当地新经济增长点。

图:“十三五”期间各省市拟建特色小镇目标

注:个数为1的北京、上海、福建、山西表示该省市已出台相关计划,但未明确表示2020年前建设的具体个数。


4、万亿资本抢滩特色小镇建设,行业或迎窗口期

根据已经初步建成、企业已进驻运营的部分小镇统计,一个特色小镇的平均投资额约为50亿~60亿元,规模较小的约为10亿元,较大的可达到百亿元。1000个特色小镇将产生5万亿- 6万亿元投资额。截至目前,国家首批127家全国特色小镇名单已经公布,第二批300个国家级特色小镇于6月30日前完成申报,对比第一批特色小镇来看,第二批特色小镇不仅数量翻番,对于推荐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可以预见,随着特色小镇建设的深入,国家对于特色小镇的审批门槛或将进一步提高。从最新要求来看,对于小镇的产业基础、规划定位都有了更好的要求。

图表:第二批特色小镇新要求

5、产业是特色小镇的灵魂,工业发展型小镇开发潜力巨大

特色小镇不同于以往的乡镇建设的概念,整体而言,它是按照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 环保、 健康、旅游、 金融、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融合产业、 文化、 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从目前申请的特色小镇类型来看,旅游发展型占主体地位,按照政策要求,类型结构将在第二批以后陆续进行优化,工业发展型小镇作为产业发展的主力,具备巨大的开发潜力。

图表:工业发展型小镇开发路径

三、中国是全球机器人最大消费国 机器人特色小镇迅速崛起

随着智能制造行业的不断推进和制造业人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工业领域“机器换人”现象普遍。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最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当月产量为10057台,同比增长47.3%。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推动,工业机器人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关键,机器人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在政策上,2016年推出了多个利好行业发展的新政法规,将工业机器人作为一大重要发展方向。预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将突破10万台大关。

目前,机器人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消费国。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5.7万台,同比增长56.2%,占全球总销量的1/4。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机器人应用人才的引进,预计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突破10万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特色小镇为大势所趋。

四、机器人特色小镇发展优势

五、机器人特色小镇典型案例分析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版中国机器人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及市场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制造业产业升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端景气度将不断延续,提升空间很大。而特色小镇正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国家利好支持,人工智能将成为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风向标,机器人特色小镇蓄势待发。以下为3个典型的案例分析:

1、宁波市余姚机器人小镇

基本情况:小镇位于余姚市三七镇,也在宁波智能机器示范区内,总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计划在3年内投入资金50亿元。

现有基础:小镇已签约项目39个,落户企业16家,预计到201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亿元。其中,21个智能经济项目已落成,总投资达7.2亿元。此外,小镇启动区945亩区域内道路、交通、桥梁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完成,另有100亩建筑规划面积已经启动。

小镇规划:范围北至61省道,南至祝云路,西至二魏线,东至浦宁路,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面积1800亩,将布局“一心、一带、四区”的空间结构。

“一心”是创业服务中心——中心位于云山浦西侧,千才路与千智路之间,内含长三角创业服务中心、小镇客厅及机器人展示交易中心;“一带”是生态景观带——建设走廊绿化景观,发挥更好的景观、生态、休闲和防护功能;“四区”分别为生活居住区、教育研发区、核心部件制造区和旅游配套区。

建设目标:智能机器人小镇建设将处处贯穿智能元素,形成基础设施智能化、城市维护智能化、社区生活智能化等智能生态系统,最终目标是打造省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特色小镇。

成果初显:2016年余姚市共组织了182项“机器换人”专项,总投资达21.06亿元,实现企业核心生产设备工序(工位)减员8411人,产能或人均产值提高3倍以上。

截至目前,产业园已获得国家级留创园、侨梦苑等称号,累计注册项目91个,其中投产项目32个,引进“国千”专家53位和20位省千专家。目前已完成了国内自主研发的首个十四轴双臂机器人。17家由专家牵头的企业也已正式投入运营。

特色小镇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