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实现 10 亿美元估值的难度很大,所以非常难得,因此独角兽公司是投资行业(特别是风险投资行业)争相追逐抢夺的投资对象。
自从互联网兴起以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掀开了商业变革。过去可以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打造出的商业巨头,在现在依托互联网可能只需要几年的时间。独角兽企业原本是美国风投界的术语。
用来描述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这些企业最初通常是以软件为主,但现在渐渐包括了其他领域的行业。到2015年8月止,在独角兽企业名单上排行在前的企业有Uber(交通),小米(电子消费品),Airbnb(住宿), Palantir(大数据)和Snapchat(社交媒体)。而加拿大技术独角兽则被称之为“独角鲸”。
现在,还有了一个新词汇,叫做“十角兽”。(是指估计超过10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当下,媒体报道的独角兽企业除了前面五个,还包括Dropbox和Pinterest。例如,在2015年8月,Uber的估值是510亿美元。美国著名的投资公司Cowboy Ventures建立了一个类似的独角兽企业数据库,用来了解这些企业财务、领导力和技术特点,之后,该公司的投资人Aileen Lee提出了这个概念。《财富》杂志2015年8月报告了138家独角兽企业,并打算每一季度更新一次名单。
除了估值必须超过10亿美元这个最为直观的入门级标准外,独角兽企业其实还有其他的衡量标准。首先,独角兽企业带来的产品在最初出现的时候,人们都觉得难以置信,但当人们习惯这种方式后,会觉得习以为常,不可或缺。例如,阿里巴巴刚刚创立的时候,大多数国人认为是天方夜谭,没有见面卖家的面,没有亲眼看到实物,怎么可能付钱去购买商品。
如今,淘宝购物成为许多购物者最为常见的购买渠道,甚至消费支出比例最大。其次,他们都改变了工作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为独角兽企业都是创新企业,他们不会让消费者去做不同的事情,而是让消费者成为不同的人。最后,独角兽企业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影响。这些甚至最后都会超出独角兽企业的创立者可以想象的极限。
独角兽公司的5大外部特点
1、随时需要聘用员工,而不是传统的岗位聘任制
过去一项技能的半衰期大概是30年,而现在则是5年,这意味着会有大量员工无法及时更新自己的技能。企业想要快速运转,多半会毁到数量庞大而不思进取的员工身上。
“而对于有能力的工作者,为多个项目工作并获取报酬是一个尤为令人欣喜的事情。”这点有些像罗辑思维“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或者“手艺人的天下”,不同的是本书所指的更多是高端技能劳动力。
2、建成社群,吸引大众
社群在当下火热的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因为很多实例证明了社群的力量。组织一群充满热情、愿意贡献出时间和专业技能的爱好者,吸引更多相似爱好的大众。
举例来说,克里斯安德森营建了一个DIY无人机社群,会员已扩张到5.5万人,他们设计和制造出与美国军方使用的掠食者无人机相似度98%的机型,掠食者造价400万美金,DIY无人机成本300美元。
3、获取海量数据并确立自己独特的算法
以美国UPS为例,它拥有5.5万辆卡车,但是线路规划上存在极大效率浪费,后来改进算法,每年为司机缩短1.3亿公里的行程,并因此省下25.5亿美元的开支。类似应用出现在医疗、能源和金融服务等领域中。
4、用杠杆资产取代实体资产
租赁、共享或借用资产,而非采用购买实体资产,这点和第一个属性是相同的,外聘员工和杠杆资产是同样的性质,使得指数型组织保持高度灵活性。
5、采取巧妙方法让用户参与进来
各类公司绞尽脑汁策划引爆用户的活动,就是为了让用户参与进来。参与的关键因素可以归纳为:
a、评价的透明化;
b、自我效能;
c、同伴压力(社交比较);
d、升华积极而非消极的情绪,从而促使长期的行为变化;
e、即时反馈;
f、清晰可靠的规则、目标和回报;
h、虚拟货币或点数。
独角兽公司的5大内部特点
1、良好的用户界面,是组织实现扩张的重要条件
“用户界面”这个概念书中给出的解释有点晦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用户界面是一种基于某种算法和标准化流程下的连接指数型组织内外部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过滤和匹配信息。
还是不理解,举例吧,TED有一个很大的社群组织,很多人想发表自己的演讲,社群里的人也希望听到一些人的演讲,TED的用户界面筛选处理这些庞大的信息。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做好,则不会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
2、适应力强的仪表盘,让组织内的每一个都能了解关键量化指标
这个概念同样有些模糊,大意是一种及时反馈的机制。过去的企业管理是靠收集上一年数据做出下一年判断,而指数型组织则是实时处理,让员工得到即时反馈。
3、通过实验实现快速迭代
其核心思想是,先在市场投入一个极简的原型产品,然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有价值的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优化,以期适应市场。这种方式对于软件和信息为主的企业比较适用,而不太适合硬件公司。
4、在遵循公司MTP的前提下,实现员工高度自治
《重新定义管理》一书基本上将的就是这个观点,包括实现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公司员工或团队在共同目标下,根据实时反馈的一线作战情况,自行判断应该怎么来做。
书中有句话解释的很好:“在应对高速变化的环境和界限范围捉摸不定的商业元素时,交叉合作项目的团队会担负起更多工作,也会产生更多自下而上的自我管理。”
5、利用社交工具创造透明性和连通性,消除信息延迟
这点不用解释,我们来看社交技术的3个关键目标:
a、缩短获取和处理信息和决策之间的距离;
b、从必须查询资料转变为让资料自己流入你的大脑;
c、利用社群开展创意。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