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状况判断
结合具体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能力、区位条件等,分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在东港市的案例中,我们利用大数据手段,研判城市产业腹地范围,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市场空间;结合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增速等指标,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落地条件;通过现状与规划路网结构的研究,分析产业发展的时空格局;结合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情况与主要旅游路线,判断新能源汽车对当地旅游的促进作用。
城市产业基础判断
分析城市在区域中的产业地位,研究城市在区域新能源产业链条中的位置,判断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从而进行差异化竞争实现区域协同共赢;从人才、财政、三次产业比重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与劣势。
产业链构建路径
明确“核心产业—跟随产业—支撑产业—配套产业”的产业链构建路径,通过新能源汽车制造等核心产业的耕耘,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通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及充电设施生产等跟随产业的跟进,进一步稳固产业基础;随着产业规模的形成,适时进行科技研发、教育培训及金融服务业等支撑产业的建设,从而支撑产业孵化,进一步带动新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在全过程中,进行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相关的配套产业,保障核心产业、跟随产业和支撑产业的开发建设,并且扩大产业影响力,同时带动旅游产业的兴起。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研究地区建设基础,判断充电基础设施重点布局区域;综合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确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模式;分析城市各区域人口规模与出行需求,判断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半径;结合城市发展方向,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考虑区域协同发展需求。
(1)综合分析地形地貌、人群活力、商业热度等指标,考虑覆盖人群广,建设难度小,使用频率高等要求,判断充电基础设施重点发展范围。对财力和建设条件上开展市域范围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一定困难的城市,通过建设条件的分析,为其合理确定近期和远期建设范围,“花最少的钱满足最大的需求”。
(2)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分步实施,通过“点—线—面”结合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形成覆盖全域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重点结合交通枢纽、旅游集散地,布局公共充电站;结合公交线路、物流集疏运线路、旅游专线等,连点成线;依据人群居住工作需求,结合居住区分布,实现面域覆盖。
(3)根据规划人口规模、城市功能组团分布,确定公共充电桩所属区域类型,根据不同区域类型设计充电站服务区半径,各站服务区分为核心服务区与基础服务区两个层次;各充电设施服务区域联系实现全区域覆盖。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