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市规划局对《杭州市萧山分区规划(2017-2020年)(草案)》进行了公示,并展开公众意见征求,公示截止日期5月18日。萧山区以魅力国际门户、智慧品质城区为定位,打造世界名城建设标杆区、拥江发展战略引领区、先进制造转型中枢区、美丽杭州实践样板区。
规划背景
《萧山分区规划》进一步细化落实《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综合各类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通过详实的调研“摸清家底”,充分反映萧山区发展诉求和居民意愿,聚焦近期实施行动任务,提出远期发展蓝图,并为新版总规编制提出建议。
2020年用地规划图
目标定位
实施路径
路径一:共筑安全永续的生态网
共建跨区生态网络,维护安全永续的生态格局,形成“三核多点、两楔三带网格绿化”的总体生态空间结构。
• 南片重点保育原生态的山体林地、郊野公园、河湖水体等自然生态空间,重点实施南部生态绿楔、东南部生态绿楔和浦阳江生态走廊。
• 东片重点保护永久性基本农田,重点实施散乱污工业企业退出复垦,减少传统工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绕城以内地区打造城区景观精致化、旅游品牌精品化,重点实施三江口、湘湖、世纪城公园等绿化景观核心和沿江、沿河、沿路的绿道网络建设。
生态空间结构图
路径二:统筹城乡空间的一体化
1、构建特色空间格局
统筹全域空间资源,形成完整的空间管控体系;形成城镇紧凑高效、乡村有机疏朗的空间格局,构建网络化、扁平化特色等级体系,形成“一轴统两廊、两核联多心、两带嵌三片”的网络化、组团化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规划图
2、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落实开发边界管控要求,促进“低效减量、保障增量”。
实现开发边界外低效城镇建设用地减量80平方千米,包括低效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用地类型。
保障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空间,包括亚运村、临空经济示范区、湘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益农区块、萧山科技城等各级重大战略平台;城中村拆迁安置地区、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项目;1号线三期、5、6、7号线、中轴快线等轨道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利用。
新增建设用地区域示意图
3、高效利用新增空间,凸显TOD带动效应
提升轨道站点周边的用地开发效率,促进站点周边各类功能高效复合,鼓励用地性质兼容。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