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普洱市“十四五”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2023-03-09 15:00:46 智能制造规划

1

日前,普洱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普洱市“十四五”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了便于社会各界更好了解掌握《规划》相关内容,现就《规划》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等情况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一是“十三五”以来,普洱市坚定不移地实施“绿色工业强市”战略,聚焦转型升级,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特色产业优势显现,转型升级持续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政策支持日趋完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37.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6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预期,“十三五”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四五”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工业实力不强,经济贡献度小;基础设施薄弱,要素成本较高;园区支撑力弱,空间布局分散;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等诸多方面。这些都为普洱市“十四五”时期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发力点参照。

三是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未来发展仍旧面临较好的机遇期。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省内来看,云南省把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稳定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随着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全省外联内通的交通网络及对外贸易更加便捷,极大带动沿线城市产业及旅游业发展。从市内来看,普洱市“一江通五邻、一市连三国”的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迎来历史机遇期,与沿线国家在制造业、新兴产业方面的国际合作、多元化投资、产能合作有望增长。

综上所述,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普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普洱市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划》。

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省“5+8”重点产业重大部署,聚焦“332”产业集群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推动普洱市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做优做实新兴产业,力争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努力,使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转型发展成为打造云南南部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引擎,奋力谱写普洱新篇章!

(二)发展目标。根据绿色先行、创新引领、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和扩大开放的基本原则,《规划》提出了2025年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一是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2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265个;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450亿元。同时,全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聚集程度显著提高,开放水平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日益优化。二是到2035年,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规模大幅跃升。全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较“十四五”末翻一番,产业发展质量效益跃升新的大台阶。现代产业体系愈加成熟,园区带动效能更加凸显,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全面彰显,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

三、重点内容

《规划》是指导“十四五”时期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主要解决产业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以及发展举措等议题,重点内容如下:

(一)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规划》提出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依托、项目为载体,构建“3+2”(现代林产业、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矿产和新材料、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体系。一是做大做强现代林产业,做强林产林板家居及林浆纸产业,夯实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二是提质升级绿色食品产业,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做强普洱茶第一产业,打造咖啡全产业链产业集群,提档升级绿色食品优势领域;三是重点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做优产业链重点环节,培育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动能;四是积极发展以矿产和新材料、清洁能源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增强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新动力。

(二)全方位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规划》立足普洱市资源、产业、交通、城镇、人口基础,按照“统筹规划、重点打造、集聚发展、区域协同”的原则,结合普洱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导向,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业态集聚的空间分布,打造“一核两翼三片区”的发展新格局。其中,“一核”是指以思(思茅)宁(宁洱)一体化区域作为全市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核心,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依托云南思茅产业园区,做强产业,集聚人口。“两翼”是指打造景谷、澜沧两个区域性次中心城市和经济副中心。“三片区”分别对应澜孟西协同发展区、“两山”绿色经济区和墨宁思江通道经济区。

(三)重点实施七大发展举措。一是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数字化智能工厂,构建绿色制造生产体系。二是推进园区平台功能完善,推进产业集聚,优化园区治理,升级园区功能。三是加快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招引优质创新人才,搭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四是着力培育现代市场主体,培育龙头领军企业,大力培育“单项冠军”,壮大企业家人才队伍。五是深化区域对外开放合作,畅通国内外市场,强化区域合作。六是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务,引导支持产业发展基金建设。七是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抓好企业培育,拓展招商渠道。

四、保障措施

从四个方面保障《规划》实施。一是完善组织保障,建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领导。二是加强监督考核,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制定分年度、分领域的发展子目标及工作任务,并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三是加大政策支持,依照各县产业发展情况从财政奖补、土地供给、税收优惠等方面切实支持龙头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建设。四是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的政商关系,深入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诉求,提升服务质量和效能。

此外,为充分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根据《云南省发展规划条例》等有关要求,对《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情况进行了评估,确保《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有关要求,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水平协调一致。

来源:澜沧县政府办公室

智能制造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