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提出总体定位、发展目标、产业发展重点、产业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 总体定位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高质量赶超发展为目标,以产业链培育为主线,发挥创新驱动、数字变革作用,突出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优化企业梯队建设,着力构建“323”现代产业体系和最优产业创新生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高水平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长三角先进制造基地、全省制造业整体智治样板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精品窗口”。
二、 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创新和数字驱动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形成展示德清全域“精品窗口”建设的一批标志性成果,力争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保持全省十强。
一是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到2025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力争达到360亿元,主要效益指标全面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力争走在全省前列。二是产业结构大幅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70%、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三是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6%,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四是绿色集约取得实效。制造业“碳达峰”工作取得重大进展,能源结构绿色升级、产业结构低碳调整、生产方式低碳循环成效显著。
三、产业发展重点
构建“323”现代产业体系,“3”是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绿色智能家居三大优势产业,打造长三角高端智能装备先进制造基地、浙北医药创新谷、国内知名的绿色智能家居创新设计和先进制造基地。“2”是着力厚植地理信息+、通用航空两大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理信息产业生态和长三角通航高端装备制造基地。“3”是积极打造北斗时空、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打造全省北斗产业生态的核心枢纽,加快全域城市级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四、 产业空间布局
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引领,提出“一圈一环多点”的制造业总体布局。“一圈”是将莫干山高新区打造为高质量创新圈。推动地信智慧城、智能生态城、通航智城、车联智造城建设,引导先进制造业、优质生产性服务业向莫干山高新区集聚。“一环”是将德清经开区打造为高质量聚能环。进一步理顺德清经开区与钟管镇、新安镇、禹越镇的关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多点”是打造“以园带园、双园协同、产业赋能、特色突出”的多点联动新局面。推进小微园、特色专业园与莫干山高新区、德清经开区的联动发展。
五、主要任务
一是实施“德清模式”迭代行动,打造全省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构建环浙工大知识经济圈,大力推进莫干山高新区创新主阵地建设,推动“研究院经济”出彩出产。二是实施“新智造”领航行动,培育引领未来的新模式新业态。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聚焦“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着力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三是实施“碳达峰”快进行动,积极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式。抢抓“碳达峰”历史机遇,加快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推进制造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四是实施“强链补链”提升行动,推进产业集群化融合化发展。构建产业链培育机制和体系,强化产业链重大项目招引布局,加快推进产业集聚集群化发展。五是实施“企业雁阵”培育行动,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和活力。强化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推进中小企业梯次升级,推动大中小企业融合贯通发展。六是实施“精品制造”唱响行动,提升国内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大力发展品牌经济,全面开展品质制造,完善市场营销网络。七是实施“接沪融杭”提质行动,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纵深推进融杭同城化发展,深度谋划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德清片区,全面融入G60科创走廊、沪湖绿色智造走廊,提升全球产业精准合作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推动“双挂帅”领导小组建设,建立多方协同推进机制,发挥工业大脑平台支撑作用,提升产业整体智治水平。二是强化财税金融支持。优化财政激励方式,推进财政资金精准扶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金融扶持方式,贯彻落实企业减负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三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加强人才要素、土地要素保障,优先保障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所需指标,提升集约环保水平。四是打造长三角营商环境最优县。持续完善全域数字治理制度体系,全方位推进相关改革与建设,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来源:德清县人民政府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