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在先进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加速回流,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的大背景下,我国传统制造业优势逐步弱化,未来如何参与全球制造业竞争?中国智能制造当前面临什么挑战?下一步的发力点在哪些领域?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一、中国智能制造企业数量增长趋势趋向平稳
2014-2015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新成立企业数量骤增,处上升风口时期,工业巨头、互联网科技等领域企业拓展业务范围,积极转型,进军智能制造行业。2015年新增企业数量达到顶峰,2016年以后,中国智能制造新增企业数量开始降低,开始纵向拓展和深化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中国智能制造企业在地域分布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普遍分布在一线城市,广东省以绝对优势领跑市场。
资料来源:CVSource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中国智能制造细分领域众多行业差别大
参考证监会以及统计局对制造业的行业划分,将我国制造业划分为19个制造子行业,其中纺织服装、机械装备、食品饮料规模以上企业数最多,当前智能制造领域中离散制造业所占比例更高,重点体现在电子电器、工业装备、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不同细分行业因其产业特质、发展历史等原因集中度、规模等均大有不同。
三、中国智能制造行业迎来融资高峰初创企业备受青睐
自2015年起,智能制造广受资本市场青睐,融资数量和规模显著增长;2016-2018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动力强劲,迎来融资高峰。2018年,智能制造融资金额达到325.15亿美元,融资数量为942起。从融资轮次来看,中国智能制造企业多数处于早期阶段(种子轮-A+轮),占比超过50%。
资料来源:CVSource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四大产业集聚区撑起“中国智造”
从智能装备行业的区域竞争格局来看,目前,我国的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分布在工业基础较为发达的地区。在政策东风吹拂下,我国正在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将进一步提升各地智能制造的发展水平。
(1)环渤海地区——人才储备雄厚科研实力突出
高校、科研院所高度集中,科研实力突出
依托地区资源与人力优势,形成“核心区域”与“两翼”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
北京聚集人才、科技、资本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等软件领域优势突出
(2)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创新能力强
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为核心
经济活跃、创新能力较强,智能制造硬件优势明显,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相对平衡
上海在关键零部件、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方面领先;南京形成了以轨道交通、汽车零部件、新型电力装备为特色的装备集群;常州充分对接国内外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加速锻造智能制造“新名片”
(3)珠三角地区——基础技术实力充足产业效益领先
加快机器人换人步伐,逐步发展为“中国制造”主阵地
形成符合各自产业特色的智能制造应用示范
广州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建设
深圳重点打造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产业制造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及创新服务基地
(4)中西部地区——有科研院所优势尚处于自动进化阶段
落后于东部地区,尚处于自动化阶段
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邮电学院、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高校及研究院所优势
以先进激光产业为智能制造发展“新亮点”,发展出了技术领先、特色突出的先进激光产业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