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解读

2022-03-30 10:40:56 现代农业规划

1

2022年3月10日,《肇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肇府〔2022〕4号,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现就《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进一步提升肇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根据《关于印发肇庆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肇府办函〔2019〕141号)精神,《肇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被列为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性文件。

二、主要内容

《规划》在编制思路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育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突出未来五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最急需、最关键的领域和环节,按照分析基础条件与发展环境、明确发展目标与定位、优化区域空间发展格局、聚焦重点任务内容、提出保障措施的思路,规划整体框架方案,聚焦重大任务、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凸显规划落实落地的重要抓手,力争做到“理念新、任务实、措施准”。《规划》共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主体内容,共十章,第二部分为附件。

第一章全面总结我市农业农村“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发展与成效,分析“十四五”期间,我市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定位,明确我市“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定位是以“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高标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乡村”为主要支撑,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农业强市和活力新乡村。

第三章以全市“一带一廊一区”区域经济布局为指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原则,构建“三区一廊”(“三区”包括都市农业发展先行区、生态农业发展提升区、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区,“一廊”指的是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走廊)的农业农村总体发展布局。

第四章为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包括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保障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强化农副产品加工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促进农副产品高效流通、打造农旅融合体系,推动乡村休闲农业健康发展、整合优势农业资源,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内容。

第五章为完善现代农业支撑体系,促进精细农业高质高效。包括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大力实施质量强农战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推动设施装备现代建设、实施数字农业行动计划、建设精细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内容。

第六章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精美农村。包括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风貌管控提升、修复保护乡村生态系统、着力补齐乡村民生短板、创新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等内容。

第七章为重点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促进精勤农民全面发展。包括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大力推进农民创新创业、全面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有序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深入提高农民精神风貌等内容。

第八章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包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有效帮扶、全面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拓展肇贺协作等内容。

第九章为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建立优先发展政策体系。包括激发乡村发展内在活力、推动城乡要素优化配置、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内容。

第十章提出保障措施,确保规划落实落地。包括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政策支持、加强法制保障、夯实人才基础、严格评估考核、注重典型带动等内容。

附件内容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方面重大项目表。

三、重点任务

为了更有力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结合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提出21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并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五大任务:

一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精细农业高质高效。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以集群化发展促进全产业链融合,构建“跨区集群、一县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力争到2025年,创建1个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园、14个省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10个市级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建设20个以上农业强镇和特色专业镇、150个以上农业特色专业村和一批特色农业示范基地。

二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精美乡村生态宜居。全域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成果,全面推进乡村特色风貌提升,连线连片建设美丽乡村风貌带工程。到2025年,全市80%以上行政村达到省美丽宜居村标准,建成2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10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特色精品村100个,全市美丽乡村示范县镇村创建区域、“四沿”地域等美丽乡村风貌带全部建成。

三是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助力精勤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精勤农民队伍,逐步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和体系,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积极搭建各类农民创业创新网络信息平台、投资贸易平台,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政策体系,有效激发农村创业就业活力。多渠道推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全面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到2025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

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有效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有效成果。落实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程,实施“千企兴千村”行动,把我市88个乡镇作为乡村振兴支持重点,打造一批彰显肇庆特色的乡村振兴亮点样板。深化拓展肇贺协作,建设广东省东西部产业协作肇庆基地,打造粤桂合作示范标杆项目。

五是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激发农村发展潜力。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激发农村发展内在活力。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努力破除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为推进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来源:肇庆市人民政府

现代农业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