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国家政策扶持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9-08-09 11:15:15 现代农业规划

现代农业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自2017至今连续三年,国家农业农村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各区域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创建思想宣导,建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示范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2017年以来,各省响应国家政策,也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出了规划并推出扶持政策。

各省市积极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出了规划,并提出扶持政策,为打造国家级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努力,具体规划与扶持政策如下:

2018年各省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及扶持政策汇总

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农业产业园

如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1、中央财政奖补资金规范合理使用

产业园将中央财政奖补资金规范合理支出,按既定方案使用,突出建设重点、集中使用、创新方式,重点用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提升设施环境、科技支撑、品牌培育、产品营销、折股量化联农带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2、主导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产业园的主导产业实现“生产+加工+科技”的发展要求,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已经形成,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充分挖掘,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加工、物流、休闲、研发、示范、服务等发展板块布局合理、相对集中、连接紧密。产业园已经成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示范区。贫困地区产业园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成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平台。

3、发挥联农带农的作用

产业园创新建立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形成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园内30%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社联合经营,建立了一批“农户+公司”、“农户+合作社+公司”等发展模式,农民能够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农业保险覆盖面广,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4、技术设备和信息化水平先进

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体系健全,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开发应用成效明显,科研经费投入同比增长5%以上,与3家省级以上科研教育单位设立合作平台,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或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200人次以上。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产业园建设主体力量。

5、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产业园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菜果茶等农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成效明显,秸秆、农膜得到有效处理或利用,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园内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比例达到80%以上。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6、组织管理机制完善

产业园所在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由党委或政府领导牵头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相关重大建设举措,及时解决重大问题。政府有效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产业园的重点工程进展达到预期目标。促使多企业、多主体建设产业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形成了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现代农业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