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印发了《重庆高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依据
根据国务院《“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市文化旅游委《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精神,按照《重庆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要求,对接《西部(重庆)科学城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重庆高新区“十四五”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组织编制了《重庆高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作为重庆高新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二、框架及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七章二十八节。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阐述了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章至第六章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任务举措;第七章提出了加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下面,主要对发展目标和任务内容作解读。
(一)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高新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要以建设“科学文化之城”为总目标,分别在文化内涵、公共文化服务和文旅产业方面推动“科创精神地标城市、科创人文宜居城市、科创文旅产业城市”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到2025年,力争建成设施全、功能新、智慧化、高效能的“镇街15分钟”和“村社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350平方米,现代文化产业“4+N”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城市旅游产业形成5大旅游产品和吸引物体系,旅游要素高质高效。
(二)主要任务
《规划》按照“夯实科创文化软实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标杆、谋划现代文化产业、发展城市旅游”的逻辑顺序阐明了主要任务。
在“夯实科创文化软实力”方面,主要任务包括:(1)“传承传统文化底蕴”,重点是严格保护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鼓励走马镇建设非遗传承体验中心,修缮傅抱石旧居;(2)“发展科创文化内涵”,重点是构建“一册两书三节目”(一套全面介绍当代科学文化的图册、一本文物科普图书、一本非遗名录图书、三个代表性文艺节目);(3)“建设科创文化载体”,重点是助推建好科学公园、科学会堂等一批体现高新区文化特质、蕴含城市精神的城市文化地标。
在“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标杆”方面,主要任务包括:(1)“高标准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重点是构建“城区—镇街—村社”公共文化设施骨干网络;(2)“高站位谋划创新文化空间”,重点是培育“校区—园区—小区”文化空间创新系统;(3)“高质量落实全民阅读战略”,重点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高新区”;(4)“高水平推进群众文艺发展”,重点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文艺高新区”;(5)“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智慧化发展”,重点是完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库,实现高新区公共数字文化共建共享。
在“谋划现代文化产业”方面,主要任务包括:(1)“布局现代文化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是围绕数字文创先导产业,布局“4+N”(工业设计、电子竞技、影视媒体、知识付费,以及演艺娱乐、文博非遗等其他领域)文化产业;(2)“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重点是依托高校内存量空间及周边地区“金角银边”等资源要素,打造环大学城数字文创微空间;(3)“实施文化产业促进行动”,重点是适时开展市场主体培育、文化人才兴业、文化品牌集成行动;(4)“释放现代文化消费潜力”,重点是探索推动产品供给、空间拓展、环境优化,激发高新区群众文化消费热情。
在“发展城市旅游”方面,主要任务包括:(1)“打造高品质城市旅游体验”,重点是打造科技旅游、文创旅游、商务旅游、温泉康养旅游、生态休闲旅游五大城市旅游产品,积极推进科学会堂、科学谷、“潮青年”文创活力城、虎峰山艺术创意谷、白市驿历史街区、走马古镇街区、金凤创投基金小镇、西部科创温泉城等城市旅游项目;(2)“完善旅游要素体系”,重点是提升旅游接待、交通集散、智慧旅游等基础配套和服务水平;(3)“加强旅游市场营销”,重点是持续开展营销活动,构建文旅营销矩阵,全面展示高新区旅游形象。
《规划》共设置4个专栏,明确“十四五”期间文化和旅游发展建设重点项目和重要措施。
来源: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