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2022-06-27 12:30:38 文化旅游规划

1

“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规划也是文化和旅游管理机构合并改革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开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征程,对于指导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规划系统梳理“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成就,提出文旅发展重大挑战,立足长白山实际,精准研定发展目标,以文化和旅游供需“双侧”改革为引擎,以高水平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力建设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长白山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区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文化事业发展稳步提升,长白山神庙遗址获2017年度国家文物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老黑河遗址”正式被确定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连续举办“长白山避暑消夏节”“长白山森林音乐节”等活动。文旅产业实力不断增强,二道白河名镇和讷殷古城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池北区、池南区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十三五”期间,全域旅游人数达到2025万人次,旅游收入190亿元,景区旅游人数达到1014万人次,景区旅游收入28.9亿元。品牌体系建设亮点频出,池北区“文旅慢城”、池西区“城市客厅”、池南区“长白水乡”的特色旅游城镇体系初步形成。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十四五”时期,我区文旅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文旅融合、主客共享,坚定文化自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供需“双侧”改革。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推动一体化(白山—长白山)发展,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总体目标,坚持“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相得益彰”理念,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运用好新技术、探索出新模式、开发出新产品,巩固提升长白山文化和旅游产业建设成果,创新培育具备长白山特色的国际旅游消费产业链,统筹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旅游协调发展,全面提升长白山文化旅游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区文旅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三是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四是坚持开放共建共享。

三、总体定位与发展目标

依托“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两大资源优势,重点融入“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抗联、边境文化”等文化资源,加快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变,加大文化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加强单一观光经济向复合休闲度假体验经济转型,打造世界级生态旅游目的地、长白山国际生态休闲(冰雪温泉)旅游区。

发展目标:坚持以提升文化服务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贡献度、提升文旅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提升文旅品牌对长白山“世界名山”影响力的贡献度、提升文旅行业治理效能对全区现代化治理的贡献度为统领,全力打造全国生态旅游示范窗口、文旅融合、“两山”理念试验区的长白山样板,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长白山战略性支柱产业。

主要发展指标:至2025年规划期末,原创力作艺术精品2部,文化产业园区2个,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000万。

四、主要任务

“十四五”期间,我区文旅发展重点推进八项主要任务。

1.创新促创业,建设长白山生态文化高地。一是加大文化艺术创作,开展舞台艺术、文化演艺、影视剧作、美术创作、广播电视等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强化文艺精品载体建设,打造长白山文化艺术品牌。二是推进文物保护利用,重点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强化文物安全法制工作、做好文物保护资金保障、提升“博物馆+”功能建设。三是加强民俗非遗传承,推动非遗活化与利用、推进非遗传承与申报、创新非遗传播与数字化展示。四是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全面提升各级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美术馆、图书馆、体育馆(场)等公共文化场所对外开放服务水平,增加旅游体验项目,拓展旅游服务功能。

2.旅文体融合,打造百亿级高效率产业。重点促进“旅游+文化”“旅游+冰雪”“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服务”产业的融合发展。

“旅游+文化”方面,重点发展民俗文化游、历史文化游、抗联红色文化游、会展节庆游。“旅游+冰雪”重点开展冰雪观光游、冰雪度假游、冰雪节庆活动、冰雪运动。“旅游+生态”方面,拓展发展生态休闲游,精深发展生态资源产业,加强特色生态品牌建设。“旅游+康养”产业重点打造康体疗养、健康养老、运动养生三大板块。“旅游+服务”方面,完善“食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设施和功能,重点加快餐饮住宿特色化发展,优化升级商贸服务业态,培育发展夜经济,创新良好服务消费环境。

3.全空间协作,建设环长白山旅游共同体。构建“一核一环三基地”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核:即长白山核心景区。一环:即环长白山慢行绿道。三基地:即池北区、池西区、池南区三基地。

4.景城网一体,提升文旅公共服务水平。高铁助力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构建对外交通网络,完善景区及景区之间内部交通网络体系;构建景城一体化格局,包括:景区建设与旅游目的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景区旅游环境打造与旅游目的地城市环境风貌建设一体化;景区与城市休闲旅游产业的一体化;景区发展与旅游目的地城市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一体化。重点提升旅游厕所、标识解说系统、旅游公共安全等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构建旅游“互联网+”、旅游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5.主客生共享,建设国际一流服务体系。推进人居环境旅游化,重点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景观绿地系统构建、全域旅游环境优化、旅游市场经营秩序整治规范、社会环境营造等专项行动。加强旅居一体化建设,构建旅居风情小镇、旅居特色乡村、旅居综合体等旅居系统。构建生态资源共和谐局面,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分级分类保护,实施绿色旅游,建设绿色景区,严控景区游客容量。

6.高水平开放,传播长白山世界级文旅品牌。打造“山地避暑”“寒地冰雪”两大品牌,加大营销投入,完善宣传推介机制,塑造文化和旅游品牌体系。创新市场营销方式与体系,兼顾旅游营销与城市营销、传统营销渠道与新媒体营销、细分市场营销与大众市场营销、品牌营销活动与主题营销活动、创新推动“线上线下”互动营销、融合营销。举起区域合作大旗,推动一体化(白山—长白山)发展,共同树立区域整体形象,构建旅游品牌、旅游要素、行政管理、试点示范协同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和旅游合作,推进国际交流。

7.旅游低碳化,推进绿色旅游行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严守生态红线和“三线一单”,鼓励低碳推进无废景区建设。促进景区低碳化发展,制定科学合理发展规划,完善低碳旅游法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游客与居民意识,控制好生态承载量,促进长远发展。减少旅游碳排放,大力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建设低碳景区,发展低碳旅游交通,促进旅游酒店节能减排,加强低碳科普教育。改善社区环境质量,推进绿色、生态社区创建。

8.大区域协同,推进规划实施。重点从组织领导、体制机制改革、政策支持、技术支撑、人才队伍五个方面为规划实施提供保障。

来源:长白山管委会

文化旅游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