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0年)的通知》的解读

2021-08-05 15:10:26 文化旅游规划

8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旅游系列重要论述,落实《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着力推动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贡献度,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认真组织编制了《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0年)》。

一、编制背景

市文化和旅游局组建不久,经请示市委、市政府同意,即着手启动《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主要出于以下考虑。

一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及党中央重大方针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分析了文化和旅游的关系,阐明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指出了融合发展的具体要求,为我们推动工作指明了方向。党中央作出了整合文化旅游部门职责的重大部署,重塑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新格局,确立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工作方针和要求。

二是落实《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需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发展,2020年7月印发实施了《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要求各地市立足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三是推动我市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市文化旅游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地看,整体发展水平低、核心吸引物稀少、文旅发展要素不够完善、发展分散、缺少整合,红色、黄河、牡丹、祖源、非遗等品牌文化资源挖掘开发远远不够,缺少富有文化底蕴的高水平景区、度假区,制约了我市文化旅游发展,亟需制定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文旅项目。

二、编制过程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和分管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询问进展情况、听取相关汇报并提出意见建议。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工作专班与中标单位“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一起组成《规划》编制组扎实推进。自启动以来,编制组集中利用12天时间深入县区全面调研并召开座谈会,随后,组织有关领导同志和专家学者对《规划》的框架、结构、方向等进行了商讨。初稿确定后,先后4轮征求各县区党委、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有关文旅行业协会、重点文旅企业意见建议,先后召开了“初稿论证会”“文旅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座谈会”“县区文旅局长座谈会”“提升稿汇报会”听取意见建议,并与《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进行衔接。综合吸收各方意见后,报经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同意,于2020年12月4日召开了由省文化和旅游厅政策法规处负责同志主持的“专家评审会”,与会专家对规划给予充分肯定,同意规划通过评审。进一步优化完善后,规划先后通过了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议审议,于2021年4月7日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

三、主要内容

《规划》定位为“文化旅游融合条件下的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实施期为2021至2030年,框架内容如下。

第一板块,发展环境。主要包括基础条件、重大机遇、主要问题3个方面。

第二板块,战略思路。发展定位部分提出了“中国牡丹之都”这一全市总品牌定位和各县区品牌及系列专项品牌。发展战略部分提出了着力打造“世界牡丹文化旅游核心区、黄河文化旅游带重要节点城市、山东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休闲度假目的地、水浒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未来十年的分期目标和展望到2035年的远景发展目标。

第三板块,空间布局。提出了“一个文化旅游核心区、两条精品旅游带、七大文化旅游集群片区”的空间布局体系,力争实现一核引领、两带串联、七区支撑。文化旅游核心区主要涵盖牡丹区、市开发区和市高新区。两条精品文化旅游带是“黄河文化旅游带”和“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以黄河大堤风景廊道为纽带,以构建国家黄河文化旅游带重要节点为总目标,涵盖东明县、牡丹区、鄄城县、郓城县。黄河故道生态旅游带涵盖单县、曹县,以“黄河水上长城”为品牌,以黄河故道沿线道路建设、景观提升与生态环境营造为重点,建设黄河故道绿色长廊。七大集群片区是定陶中华商圣文化旅游集群片区、曹县八里湾文化旅游集群片区、成武千年湖城文化旅游集群片区、单县古城文化旅游集群片区、巨野金山文化旅游集群片区、郓城水浒文化旅游集群片区、鄄城孙膑文化旅游集群片区。

第四板块,重点任务。着眼高质量发展,紧抓重大机遇,树立问题导向,立足资源禀赋,确定了12项战略任务,设置了13个项目专栏。一是响应国家战略,推进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二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传承红色基因,实施红色旅游精品工程,全面提升红色旅游开发和管理水平。三是挖掘水浒文化,深入打造水浒故里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四是壮大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文化旅游转型升级。五是推进全域创新示范,发展全域旅游。六是推进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画好新时代菏泽的“富春乡居图”。七是增强优质文旅产品供给能力,推动一二三各类产业+文化旅游,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八是开拓淡季旅游市场,繁荣发展夜间旅游,拉动游客综合消费。九是推进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文化旅游服务,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十是擦亮“中国牡丹之都”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影响力。十一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市场主体,推进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壮大企业实力。十二是实现科技赋能,加快智慧文旅建设。

第五板块,支撑保障。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

来源:菏泽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化旅游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