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已经在各地逐步展开,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发展一个增长点。作为泛游学概念中的细分领域,研学旅游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
从时间节点上看,本次疫情对于研学旅游的现实影响不算大,但是潜在影响不容小觑。不过研学旅游目前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全国还有很多省市政策层面并没有落实到位,只要宏观经济保持稳定性以及行业进入健康发展轨道,预判未来研学旅游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和活动特性,注定了这项产品和普通旅游产品的巨大差异。
研学旅游在产品层面的丰富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工业科技研学游、农业研学游、文化研学游、拓展研学游等。2017年,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一共推荐了204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14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主要涵盖的也是这几个类型的研学旅行目的地类型。
图表:研学旅游目的地类型
自2013年以来,国内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发布日渐密集。多个政策出台提供了行业发展利好,而行业也正迎接不断扩充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2月至2018年3月,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原国家旅游局等部委印发关于研学旅行的文件达11个。
图表:截至2018年中国研学旅游行业政策汇总
开展研学旅行意义重大。对国家而言,这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和发展纲要》的行动,是对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
2018年中国旅游研究院等联合发布了《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报告指出,未来3~5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那么研学旅行的未来市场前景该是什么样的呢?它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1、跨界融合或成未来主打方向
在未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学校、培训机构、旅行社以及基地、营地单位、研学旅行服务机构将会逐步实现跨界融合,研学市场的分散度会再次降低,行业集中性会不断加强。
比如研学与科技的融合,可以创造科技研学的基地,通过一些展馆、科技园区、实验室等科技教育目的地的体验达到研学旅行的目的。
研学与农业的结合为农旅研学提供方向,目前以农业为主的研学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以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为主的研究型载体,另一种是以农庄为主的体验类农业基地。
2、研学课程设计更加科学
据数据调查显示,一线城市家长更看重研学旅行课程的教育意义,喜欢沉浸式的文化生活和体验,这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研学课程的设计也要更加精细化、科学化,满足孩子和家长们的各种需求。
3、营地教育将受市场追捧
我国营地教育自2013年开始逐渐走热,来自旅游、地产、专业游学研学、留学/教培等领域的机构纷纷以不同的切入点和运作模式相继入局,目前营地教育机构包括斯达营地教育、青青部落、营天下等。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研学旅行市场起步较晚,但市场需求很旺盛,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中国的研学旅行刚刚起步,需要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调研,积极探索研学旅行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方向。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