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浙江贵州经验解析 立根之本是产业

2020-03-31 08:23:15 特色小镇规划

特色小镇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自2014年底开始,浙江省首先提出了“特色小镇”的概念。连续两年来,“特色小镇”便成为了浙江省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词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近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由此可见,培育特色小镇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

在国外,特色小镇已然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这些特色小镇都是依托当地的特色产业,立足于当地独特的文化韵味,并且充满了生态魅力,为我国建设特色小镇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从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来看,所谓特色小镇,非镇非区,它既不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意义上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1、浙江经验

浙江省的特色小镇突出了“特而强”、“聚而合”、“小而美”、“活而新”的特点。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当地新兴产业或经典产业中的一个产业,应避免“百镇一面”,并培育行业的“单打冠军”。特色小镇功能力求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聚集,而不是简单相加,生搬硬拼。特色小镇形态打造“突出精致”,在运作方面不搞审批制,政策上实施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体制非常灵活。浙江的吴兴美妆小镇、龙游红木小镇等都是民企建设的,与此同时,央企、国企、高校也都在积极参与建设。平湖九龙山航空小镇,是由海航集团建设的;西湖艺创小镇,是由中国美院和浙江音乐学院共建的。企业主动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是浙江特色小镇活力所在,也是浙江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所在。

浙江的特色小镇扶植政策就两条,从2015年提出以来到现在从未变过。一是给地,比例,一个特色小镇用了1000亩地,政府奖励50%,就是500亩,也有几个小镇再增加10%,就是500到600亩之间。另一个是“三免两减半”的税收政策,即省级部分前三年全返,后面两年返一半。

2、贵州经验

贵州山地多、平地少,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也是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城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立足山地实际,体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是贵州特色小镇的主要发展特点。贵州省把改革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以镇带村、以村促镇”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一个小城镇带动多个美丽乡村建设的镇村联动的发展模式。并且依托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打造以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地方风物为特色的绿色乡镇。

贵州致力于将特色小镇作为加快小城镇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主要目的有3点,值得借鉴:

一是培育特色小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转化。

二是培育特色小镇,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

三是培育特色小镇,切合贵州发展实际,特别是脱贫攻坚。

特色小镇的立根之本是产业

离开了产业就没有特色小镇,所以只要是特色小镇必然有产业。浙江的特色小镇聚焦的就是八大万亿产业,即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其他产业也很重要,但是浙江有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这些产业浙江有能力也有很好的基础。

特色小镇是一个集聚高端要素并紧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发展理念的产业平台,或者说是创新创业社区,我们常说“工厂变社区”。一般布局在城乡接合部,我们的小镇没有镇委书记和镇长,但可以有管委会,是一个完全开放,欢迎任何主体参与的平台。

我们每一个小镇都有一个“小镇客厅”,主要是提供服务,为企业的开办,未来需要的税务、工商登记、物业管理等等提供服务。这里面有政府的影子,提供一条龙的服务,使得人才得以留下来。

特色小镇申请的时候主体大多数情况还是政府。特色小镇的创办主体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高校,甚至还可以是个人,但最终的服务,提供一些要素的还是政府,比如土地等,审批职能也是靠政府。现在申请的小镇中一部分全是政府,另一部分是政府和其他主体联动申请。比如,西湖区和中国美院、音乐学院等几家联合申请,出面申报和来参加答辩的是西湖区。政府可以设立一个管委会,也可以设立一个平台开发公司来运行管理。

特色小镇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