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系统关联,业态整合
1.旅游业态关联
湘西州全力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湘西州成为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和高增长地区,发展亮点为“六个一”:
打造了一个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凤凰;
摘取了一项世界文化顶级桂冠——老司城;
唱响了一张世界奇观旅游名片——矮寨大桥;
激活了一域民族生态文化资源——浦市、芙蓉镇、茶峒、里耶“湘西四大名镇”;
探索了一条旅游扶贫好路子——乡村游带动贫困群众脱贫;
构建了一个“快捷旅游”交通网络——以高速公路、高铁、机场为主的大通道建设。
2.旅游业已成为湘西州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湘西州坚持把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湘西州发展的最大门路和富民强州的主导产业,湘西州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正加速向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转化,旅游业已成为全州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和精准脱贫、同步小康的重要抓手,全力发展全域旅游,做大做强旅游这一湘西州主导产业,支撑湘西州加快发展、后发赶超。
3.湘西生态战略关联
把湘西州作为一个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全域康养的大公园来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把湘西州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和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湘西州接待游客突破8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吸纳社会就业50万人左右,带动10万贫困人口脱贫,远期向千亿产业迈进。
4.医疗健康养生关联
1)《湘西自治州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
根据湘西自治州区域卫生规划,将全面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
2)《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十三五”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到2020年,努力将湖南省民族中医院打造成四省市边区高水平的区域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中心和国内知名的示范性现代化三级甲等中医民族医医院,为建设健康湘西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深入挖掘土家医药、苗医药等传统民族医药资源,大力发展民族医药特色专病专科和诊疗项目,不断提升医院民族医药诊疗水平,彰显民族医药特色。拓展民族医药发展领域,实现民族药研制、产出、销售一体化建设,逐步形成土家药、苗药产业链。实现将民族医药与健康旅游相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拓展新的发展领域。
5.多业态关联
医疗产业、养老产业、旅游产业、房地产等多业态融为一体,即是相对独立,又会相互融合,我们以“康养小镇”将其关联起来,本质来看,就是一个新兴的健康旅游综合体,等同于目前城市中心的商业综合体。其核心服务产品,就是健康旅游度假休闲的旅游产品,我们可以在出售度假休闲产品的载体的同时,提供超值的健康旅游服务。
五、核心商业模式
1.健康旅游产业总部基地模式
作为全球唯一由国家推动的健康与旅游的融合的新兴产业,将成为政府战略性产业,符合全球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健康旅游总部基地,实现旅游导流带动消费,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地产销售、土地增值、房屋租赁等模式,获得收益。
2.康养业态模式
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名称,康养小镇的核心是可以提供真正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康养服务。在本项目,我们将提供不同层次的可以服务。
1)医疗康复,通过建立康复医院,为本地区客户以及游客提供专业的医疗康复服务;
2)疗养服务,依托康复医院,我们将建立500床的康复疗养院,为本地区客户、国内游客以及国外游客提供康复疗养服务,以旅游疗养为主;
3)养生度假服务,为本地区客户、国内游客以及国外游客提供具有地域民族医特色的“三医融合”的养生服务,包括心、身、灵全面呵护。
3.健康旅游创新模式
全国首创,建立第一个真正的湘西州健康旅游集散中心,通过对湘西州其他特色旅游区域如凤凰古城、德夯苗寨、乾州古城、矮寨大桥等特色旅游目的地链接起来,设计专门的健康旅游线路,由总部基地通过全面支持,带动全湘西州“全域康养”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绿色旅游产业升级。
4.产业延伸模式
通过总部基地孵化产业,如整个项目的绿化做成了一个中草药观光产业园,由此,我们将利用湘西州具有丰富中草药资源的优势,带动全湘西州具有中草药开发的优势地区种值万亩中草药种植园,通过在湘西HFG康养小镇展示、培育、体验,带动中草药种植、观赏、加工等产业发展。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