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一个刚兴起就面临转折的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迎来的不只是市场的大发展、大膨胀,还有行业不规范带来的各种漏洞和“黑洞”。2017年以来,广东多个机场以及核电站等重点部位多次受无人机“黑飞”干扰影响,严重威胁航空安全和公共安全,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近日,广东省公安厅发布《关于加强无人机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下称《通告》),对省内“低慢小”航空器的飞行区域作出了严格划分。
随着无人机产品的盛行,一些拥有无人机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常常让所属的无人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非法飞行,扰乱了空中交通秩序,威胁航空安全。那么怎样才是无人机合法飞行呢?
低空飞行活动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法律规定,向飞行管制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申请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登记,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所从事的非经营性通用航空活动相适应、符合保证飞行安全要求、具有国籍登记证和适航证的民用航空器;
(二)有依法取得执照的航空人员;
(三)有可使用的机场、空域和地面保障的设施设备;
(四)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今年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密集出台多项举措
2017年无人机黑飞事件频发引起有关部门重视,由此开始了无人机专项整治工作,多项指导性方案出台,包括:《无人驾驶航空器专项整治方案》(国空管〔2017〕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电〔2017〕5号)、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低慢小”航空器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公密发〔2017〕1912号)。
随着国家层面的动作加快,陆续各地方也就无人机黑飞问题采取了相关措施。对于违规飞行行为,公安部门将联合空军、民航等单位依法查处。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