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政策环境及发展规划解读

2016-08-11 14:44:07 政策解读

营养保健品是指主要适宜伤残者、老年人的,含肉、鱼、水果、蔬菜、奶、麦精、钙等均质配料的营养、保健食品。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营养保健品行业归入食品制造业(国统局代码14)中的其他食品制造(149),包括营养食品制造(C1491)和保健食品制造(C1492)。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保健食品登堂入室。2010年,卫生部发布的《营养改善工作管理办法》开始实施,这一来自官方的推动势必将提升国民健康意识,促进整个营养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营养保健品行业临管体制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机制

食品和医药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我国主要由国务院下辖的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如下。

图表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机制

营养保健品行业政策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作为食品医药行业的日常直接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食品医药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其省一级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工作,省以下包括地(州、盟)、地级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分局,为省药监局的直属机构。

(2)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①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条的规定,行业的主管部门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各管理部门的主要权利与职责如下:

图表2:国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营养保健品监管部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②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变化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发展以2003年为分界点,可以划分为卫生部门为主监管体制、分段监管与综合协调相结合监管体制两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2003年的50余年里,我国实施的是以卫生部门为主要监管部门、相关部门配合的食品卫生监管体制。从2003年起,食品安全监管进入分段监管与综合协调相结合阶段。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变化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并不断适应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日益增长的要求,适应食品安全形势的发展。

图表3: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变化

营养保健品监管体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③分段监管与综合协调相结合的体制

现阶段分段监管与综合协调相结合的体制具体执行程序与内容如下表所示。目前,我国食品监管体制实施情况如下:

国务院层面:目前,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领导下,卫生部会同相关部门已经建立食品安全部际协调工作机制,以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和问题乳粉专案联合工作组为平台,采取了部门会商、联合发文、应急集中办公、现场督办、邀请地方汇报等手段,建立了牵头组织协调、及时分析研判形势、提出工作思路和措施、由各部门依法依职责抓好落实的工作模式,形成了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较为协调、顺畅的工作机制,从制度机制上防止推诿扯皮,形成监管合力。

地方政府层面:除北京、上海和福建外,其余28个省(区、市)的省级“三定”方案已规定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划转到卫生部门,目前24个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开展工作,其中11个省还在卫生厅(局)内单设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其他4个省份职能交接还未到位;尚无省份在省级政府层面单设食品安全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相应工作由卫生或者其他部门承担。市、县一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仍在进程当中。

图表4:现阶段我国食品监管体制

营养保健品监管体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保健食品的调控性文件

对保健食品的政策调控性主要文件及内容如下:

图表5:保健食品相关文件

营养保健品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营养保健品行业法律法规

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所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图表6:我国营养保健品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营养保健品行业法规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营养保健品行业发展规划

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共同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首次将“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列入国家发展规划。2012年6月,《营养与保健食品“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出台。

图表7:营养保健品行业相关规划

营养保健品行业规划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政策解读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