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开发的常见模式及未来趋势分析

2019-09-27 08:48:47 产业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开发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方政府为了加快本区经济发展,纷纷设立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地方经济对外开放的窗口,通过税收优惠、基础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等举措进行全面的招商引资,极大地影响着各地经济的启动,创造了许多“经济奇迹”和“财富神话”。产业园区的成功需要诸多因素,前期的产业和市场定位、规划设计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企业需要把对项目的愿景、理念、实现路径等通过务实可操作的规划设计呈现出来,获得企业、客户、社会和政府的认可。

然而,随着园区行业形势的更迭与发展,传统的坐地招商、政策招商早已不再对企业有强势的吸引力,在不断更新的经济环境和竞争要求下,开始暴露出诸多的问题,而一些园区招商创新模式开始陆续出现,冲击着既有的传统园区模式,引领着全新的园区招商引资范式。

1、园区PPP模式

PPP的英文全称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方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私营、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PPP模式适用于建设周期及收益时间较长的项目,园区类似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其中部分是政府出资或补贴,收益时间长,因此也适用PPP模式。

这种模式有许多优点,它可以拓宽融资渠道,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工业园区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通过PPP模式吸收社会资本,减轻了债务负担,也缓解了投资风险。园区PPP是一个长周期的运作过程,不同的开发运营阶段有不同的盈利点,是一个短、中、长期结合的投资组合,上述各阶段的利润来源能为项目带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

3、投资营商模式

投资营商模式是以资本手段促进产业落地进入园区,与传统的资本手段不同的是,投资营商强调的是战略上的协同,以产业落地促园区形成。这里面不乏一些创新式的“产、融、园”结合模式大胆设想,是一个严密的“资本招商+资产增值+资本运作”的逻辑链条。

第一步是收购相关的有潜力的企业,形成一个贯穿上下游的产业链,可以互相提供市场订单,形成紧密的价值链;第二步,与地方政府洽谈,开发产业园区,将这些企业投进去,并以其为核心,吸引更多的企业进来,形成聚变效应。

3、众创孵化模式

众创孵化模式是一种完善园区闭环生态的做法,目前很多政府园区平台都在这样操作,仅仅依靠外部招商,逐渐空间逼仄,而很多众创孵化空间出来的企业又会大量流失到外部去,以“众创孵化+园区招商”,就是成为一种生态闭环式的对接模式——很多早期的初创团队在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中成长起来,水到渠成地落户在园区当中,从而解决了园区这个生态森林良性循环的问题。

市场驱动 未来园区开发呈现五大趋势

尽管改革开发40年来,我国产业园区的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从我国产业园区也存在定位不清、同质化严重、园区服务质量落后、园区招商困难、园区内产业协同性不够等诸多问题。根据近年来国家政策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园区产业、市场定位趋势。分析认为,未来我国产业园区开发将呈现五大趋势:

一是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全球产业园区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

二是由加工型产业园区向研发型产业园区转型。随着国家技术和研发实力不断提高,产业园区将从附加价值低的加工/代工转型高价值的研发、技术型园区。

三是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市场化、模块化、专业化将是趋势,采用小规模研究,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可有效分散风险和加快科技研发速度。

四是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未来产业园区将从片面的环境建设走向全方位的氛围培育,在打造一流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区域文化氛围、创新机制、管理服务等软环境的建设。

五是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型。现代的产业的智力资源密集、规模较小、信息网络化,决定了新的产业区功能的综合性,不是单纯的工业加工、科技产品制造区,还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图表:未来产业园区开发的五大趋势

产业园区开发

产业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3682461655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