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产业发展机遇与投资空间解读

2018-09-10 14:14:02 产业规划方案

无锡,民营企业天堂

2017年,无锡有12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 强,位居江苏省第一;24家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占江苏省半数以上。此外,无锡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8家,累计达到129家,这一数量为江苏省第一。

无锡的下一个目标,是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物流枢纽、数字经济高地。

南通,创新之都

“江海明珠”南通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对外开放程度和规模全国瞩目,曾经入选中国“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接近工业产值的一半,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双创人才数量等都居全省前列。

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泰州,增长最快城市

“祥泰之州”泰州的经济处于江苏省中等水平,但增长势头迅猛。2017年,泰州在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用电量五项关键经济指标上的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此外,投资、进出口总额、新开项目、创业等方面的发展也处于江苏省前列。

虽然上文展现了长三角地区发达的一面,可此处必须指出:即使当地高额的GDP也掩盖不住区域多年以来,自身受制于区域协同发展能力薄弱的问题。城市产业分工,是中国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园区行业先期产业规划的关键参考内容。

长三角经济问题

01.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长三角区域不平衡的问题严峻。除政治和制度因素影响外,主要原因还包括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在内的要素差异。事实上,上海、苏南、浙北地区的要素资源比较丰富,而苏北和浙南的要素资源则相对匮乏,安徽更是整体性的落后。要素差异直接导致了城市产业间的差异。那些要素资源丰富的地区,现在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而不具备这一条件的地区则相对落后与被动,久而久之,双方拉开了一定的差距。

02.区域产业同质化竞争

长三角各地产业同构,集聚水平不足。根据相关调查报告,长三角核心区各城市中,超过半数都将汽车、石化、通信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需知,产业集聚不是简单的重复和集中,而是产业衔接与产城融合,其目的则是要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产业功能整合,要求企业之间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达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链接发展,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然而,目前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重复建设较为严重,难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与集聚水平的不足。

03.城市间协调联动性不够

从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现状来看,合理的城市层级和分工体系未能形成,“简单均衡”或“一城独大”现象明显,城市间协调联动性不足,难以发挥城市群效应,影响一体化发展。国际竞争力不强,制造业附加值不高,科学技术和服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高品质的城市创业宜居和商务商业环境亟需营造。

04.上海全球城市功能较弱

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大。与纽约、东京、伦敦等全球城市相比,城市之间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都不够。2016年,落户上海的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仅为纽约 10%,外国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仅为0.9%。一般性加工制造和服务业比重过高,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功能建设滞后。公共资源过度集中,人口过度向中心城区集聚,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城市运营成本过高等“大城市病”问题。

05.长三角城市的包容性不足

外来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滞后。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外来人口最大的集聚地,也是外来人口落户门槛最高的区域之一。城市群内约有 2500万人未能在常住城市落户,也没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均等化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城市内部二元矛盾突出,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

城市格局如此,园区规划亦如此。以创新为导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之命脉,可最终落到实处,高端实体经济的载体仍是生产厂房。总部基地研发与标准化制造空间,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园区运营商,无论身处长三角地区,或是珠三角地区,投资建设必须根据当地产业发展水平,合理规划日后招商引资战略与入驻企业数量规模。

产业规划方案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