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星河做产业地产得到的启示

2018-08-21 15:15:38 产业地产规划

星河

现在的房产公司,要是没点跟产业园区沾边的业务,都不好意思和同行打招呼。传统房产转型产业地产是老生常谈,真正做起来的却少之又少,星河产业却有可能打破这个尴尬的局面。在行业里有句老话,如果卖住宅的是小学生,做商业地产的是大学生,做产业地产就是研究生。星河到底是如何从小学生一跃成为研究生,不仅没“挂科”,还有望成为“优秀入门生”的呢?

1、借道旧改:转型产业地产

从传统房企走到产业地产,星河用了7年的时间。从2007年收购遍布鞋厂和手袋厂的雅宝工业城项目,到2014年焕然一新的星河World面世,星河的产业转型之路正式扬帆。

房地产转型产业地产可以说是脱胎换骨的过程,和原来复制性强的房产项目相比,经验壁垒、认知边界乃至整个管理体系都需要重建,一不留神就会水土不服,能否克服路径依赖是关键。

但换一个角度,劣势也是优势,星河产业副总裁阎镜予就说,“我们有了楼,懂自持运营,又以金融投资、住宅开发解决了长短期现金流的匹配,还积累了产业资源,星河做产业地产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产业综合体+双创社区+特色小镇

星河产业的开端是这样一个超级综合体,它的逻辑被总结为“骨肉相连”住宅开发是“肉”,产业打造是“骨头”,这就是星河产业的地产基因在发挥作用。星河产业在进行产业地产开发时,要求规划产业全配套中的所有业态,包括一定比例的住宅。但在住宅销售中赚的钱不会带走,而是继续投入产业运营中去。做产业地产短期现金流很难平衡,星河产业就通过产城融合来锁定现金流。

星河world在招商方面聚焦三大方向:高科技、金融、文化创意,这三个行业在园区内的聚集度高达73%。相比传统商务项目单一开发的模式,因为空间体量够大,星河world实现了区域内业态互补,世界500强、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在同一个屋檐下互动、交流,形成完整的生态。

产业地产

3、有钱任性,金主撑腰

产业地产是个烧钱的行业,才成立3年的公司就敢有这么大动作,资金和资本运作能力从何而来?星河产业的母公司星河集团,以及星河产业的“大金主”深创投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星河集团资产总规模超千亿,星河集团本身的地产和商业板块能够带来很好的现金流;也就是说,在星河产业走产城投融模式的前期,星河集团能够解决他所需要的现金流。而且,星河集团在金融投资领域有丰富的经验资源沉淀,2009年开始布局金融领域,自有资金投资超过200亿,投资企业超过90家,多个项目已经上市。这说明,星河集团在股权投资行业大获成功并尝到了甜头。

4、三管齐“换

星河走产城融合的路,以房东的身份解决了园区短期现金流的平衡问题。那么,以股东身份对企业进行投资孵化,就可以解决长期现金流的匹配,除了真金白银的直投,还有就是用股权投资的办法,具体来说就是用产权/租金/服务换股权。对入园企业股权投资是园区服务的一部分,把园区变成发掘投资项目和投后管理的载体才是星河产业真正目的。

2014年实施的“产权换股权”是星河产业在“产城投融”模式上的最初尝试,就是以产权或者现金+产权的方式对入驻星河world园区中拟上市的企业进行股权置换。

随着“产权换股权”的有效运作,后来又衍生出“租金换股权”“服务换股权”, 从具体操作上看,对那些有资本运作前途的成熟企业,可以用产权换股权;对于高科技、高成长,但同时又是高不确定性的初创期企业可以用租金和服务换股权。

星河

5、手握指南针方向要明确

打破传统房企转型产业地产而不得法的魔咒,星河产业的口号:

打造一张名片【星河world】

创造一个模式【产城融投】

背靠一个金主【深创投】

明确一个方向【产业聚合、投资孵化】

星河与其他转型房企最大的不同用他们自己的说法是,“我们手握指南针,方向是明确的”。虽然方向清晰,但现在,星河版图和布局还略显狭窄,星河world能否异地复制、星河模式能否一路高歌?

星河的回答是“我们宁可错失,不可拿错”。

产业地产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