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切入产业地产的五种模式

2018-07-30 09:03:06 产业地产规划

模式四:投资符合政策风口的产业方向

国有的产业平台毕竟有限,而且国资与民企合作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达成此类合作难度也相对较大。因此找一些与国家鼓励发展方向相契合的企业进行合作也是一条不错的道路,这些产业最好是有较高准入门槛,是有牌照的。比如说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作为拥有更强实力的房地产企业去投此类的科技类企业、环保类企业等,一方面会获得投资回报,另外一方面拥有了产业资源。

房企做产业地产

例如某房地产就选择此种模式进入产业地产,其选择入股一些做危废处理的企业,不仅在投资方面有所收益,还进行了全国扩张,其合作模式为建设用地归属企业进行开发,产业用地归属于危废企业,最终达成“双赢”的局面。

模式五:农旅、文旅、颐养小镇等概念

将产业地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变异,变为“农旅、文旅、颐养”甚至一些其他的概念,打造文旅小镇、农旅小镇、颐养小镇等。但客观上来说,这种模式不同于前面几种真正做产业的模式,更多的是一个变形,其模型也更为简单,往往都处在产业地产第一级盈利模型。这种模式下较为典型的案例就是乌镇雅园等项目,政府对此类项目并不排斥,小镇发展的文化、农业、养老等产业也都契合国家大的发展方向。

房企做产业地产

我们给房企突围产业地产的两点建议

除以上五种模式外,我们也给房企进入产业地产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点是企业要对产业有一定的控制能力。房企只有在拥有对产业的一定控制能力的前提下,才有资本去做产业地产,其模式也才能加以复制;产业地产自身发展空间是有限的,但产业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所以拥有对产业的掌控权于企业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若企业没有拥有对产业一定的控制能力,很有可能会限制其未来多元化转型的空间。

第二点是就是企业内部的管理路径的转变,也就是工作考核机制的改变。房地产是简单的短平快,而产业地产则是放长线的,其资金占用周期较长,投资回收期限远远大于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开发商原有的内部管理路径明显不再契合需求,考核机制以及整体的发展标准注定是要发生改变的。从前可能是模块化,前端管前端,后端管后端,而要改变的方向应该是片状化的,比如说前端的人需要管中端的事情,中端的人还要懂后端,要融合起来才能将产业做得更好。

产业地产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客服

在线咨询

产业咨询热线: 400-639-9936 15013601266
在线咨询
400-639-9936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