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康养旅游,顾名思义为健康养生类旅游,国际上,一般被称为医疗健康旅游。近两年,康养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品,越来越受青睐。
国家高度重视健康问题,康养旅游纳入政策体系
2015年后国家对人民健康问题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关于养老和健康服务的支持性、引导性政策。2016年,康养产业被多地列入“十三五”规划之中,并编制了详细的发展战略及指导性政策意见。在细分产业上,森林康养被纳入《全国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康养旅游也迎来了首个规范性文件——《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发展渐成气候。至此,从中央到地方,从大康养领域到健康、养老、森林康养和康养旅游等,都有了完善的政策体系支撑。
图表:2015-2018年中国康养旅游相关政策

亚健康人群+老龄人群诉求扩大行业增长潜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对于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升需求不断增强,同时我国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这些都为康养旅游提供巨大的市场。目前我国,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15%的人处于疾病状态,在加上17%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未来10年,各种慢性疾病将以爆发式的速度迅速扩展到每一个家庭。另外康养旅游的需求主体:还包括1.09亿的中产阶级中的追求高品质生活健康人群。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健康支出不足美国的5%,距离全球人均健康支出差距更大,仅为1/5,因此,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图表:康养旅游的主要需求群体

康养旅游的三大开发模式
康养旅游有三大开发模式:特色文化驱动型模式、优势资源依托型模式、康疗保健植入型模式,各种模式具有不同的打造方法和配置不同的项目:
图表:康养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模式一:特色文化驱动型
以区域特色文化为基础,打造集康养文化体验、康养教育、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于一体的综合度假区,该类项目所在地区多半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民族、宗教、医药、茶道、饮食、武术、体育及长寿文化等丰富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沉淀与世代的传承所保留着自身的特色。
模式二:优势资源依托型
项目依托区域自然资源为核心进行开发,其核心优势是具有不可复制的先天优势资源,开发具有规模化效应,且其中很多旅游资源本身就具有康养价值,如温泉、冷泉、江河湖泊、森林山地、乡村田园、气候资源、滨海资源等。
模式三:康疗保健植入型
文化和自然资源不突出的区域,以旅游区现有特色医疗资源为平台或引入国内外医疗资源,打造康复治疗、养生保健、慢病疗养、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多功能式度假区。如SPA、瑜伽、推拿、中医药保健(针灸、按摩、推拿、刮痧、拔火罐等传统中医疗法,在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院、治病中心、中医药博物馆参观、游览和体验)、现代医疗、美容等。
作为把旅游业和“大健康”产业结合的康养旅游,拥有着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发展空间巨大的蓝海市场。我国健康产业仅占全国GDP的4%-5%,远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发展空间巨大。“十三五”,我国健康产业或破10万亿市场规模。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养旅游在多种正向因素作用下,正在发展成一片蓝海!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39-9936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
在线咨询